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三江实验站研究员刘凤艳:从事寒地水稻科研30年
2023年03月07日 14: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7日电(记者 刘锡菊)工服农装、泥靴草帽、黝黑脸面一张……这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三江实验站研究员刘凤艳给农户们留下的常年印象。作为一名研究员,本是农家女的她,在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建三江农科所从事寒地水稻科研工作近30年。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三江实验站研究员刘凤艳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三江实验站研究员刘凤艳

  农事多艰苦,寒冬酷暑,荒郊野外,种水稻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之恶劣,过程之枯燥,超乎想象,难以言表。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刘凤艳始终立足本职,以“科技攻关”育种和“轻简栽培植保”提升稻米品质为己任,践行“创新服务,科技引路”初心。坚持自主研发新品种,成就大米品牌,好品种出好米,良法配套科学管控。以“科特派”身份服务建三江“畦町”农业社,开展“育研推、种管收,产加销”优食稻米全产业链“建三江地域”品牌稻香米推广打造,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广服务。目前致力于寒地优食美味稻米培育与“双减”低碳种植模式开发工作。

  刘凤艳曾参与主持国家“支撑计划”、“863高科技”项目专题5项;获奖科技成果5项;发明专利2项;主持育成水稻新品种8个,填补了建三江生态区无自育审定优食稻新品种的空白。累计推广面积200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万元。主编出版科技专著2部,合著发表SCI论文1篇,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黑龙江省县域优秀农村科技人”“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个人”、中华总工会“工人先锋号”“最美水稻班小组”等荣誉称号22次。

  她是建三江地区唯一考取获得“国家级检验员”资格证书的人,自2004至2014的十年间,每年8~9月就被借调到北大荒种业三江分公司为检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带队检验员头顶烈日,脚踏泥水,忍着蚊虫袭击,义务对种业所属15个农场分公司及本部的万亩水稻种子田进行2次拉网式田间检验,“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累计为义务种业田检生产水稻繁殖原种田10万亩,确保全局用种质量。

  三年疫情期间,为传播科学种植技术,刘凤艳义务参加“科普之窗”电视讲座、“新型农民职业”科技培训讲解,累计培训人数达数十万人,传经送宝,深受农户的好评。她还利用“快手”自媒体平台,每天固定时间直播2小时,进行科普“寒地种稻技巧”,不定时利用“米都公益”5个微信群给稻农答疑解惑,为提高稻农种地利润空间,真正实现促农增收,尽绵薄微力。

  自2018至2022的五年,刘凤艳利用独创发明专利“种子制备”技术,进行轻简水稻育苗“三秋三干法”,秋摆盘、秋做床、秋备土;春播干籽、干床、盖干土后浇水省时省力育壮苗,累计服务育秧棚600栋,水稻本田3万亩,节约人工成本投入300万元。她积极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寄秧法”和“四封法”防治除草技术,全年使用低毒、低残生物防治,安全节本,增产提质。

  生活轨迹两点一线,除了实验室就是下试验田,掌握第一手数据是刘凤艳的职责所在。春插秧秋割忙,“早上出门二点半、晚上回家看不见”,“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从来没有周休的概念。

  追求于农,成就于稻。开展工作最艰难的是2022年春插秧和秋收,当时正逢佳木斯疫情封控最紧张的时候,少有外来务工人员。让她最难忘的是插秧期间雇不到临时工,她吃住隔离在试验地点临时房22天没洗头没洗澡,在地头能望见5公里不到的自家高楼,却不能回家。还要每天都下泥田,划区、摆苗、拉绳、单株亲自插秧,穿大长靴在池子,抛开寒凉刺骨疼不说,在泥水里走一米,腿脚酸沉像走旱地路10里。每天累到不想多说一字,在池埂上都能睡着觉。突遇阵雨,脱下雨衣给地头没摆下水的稻苗宝宝盖上,自己却浇个透心凉,没地、也没时间换干衣服,雨停了继续干到天黑看不见出地。

  在盛夏常人避暑纳凉之时,刘凤艳蹲在泥田做组合授粉。杀雄时双手保持好姿势5-10分钟,任日头暴晒,眼瞅着蚊虫叮咬吸血撑死,鼓起大包,一动都不能动。

  科技服务,刘凤艳永远在路上。她表示,决心以“针尖儿顶破鼓的锥子”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持之以恒,辛勤工作在科研生产试验研究第一线,全身心植根黑土,提供科技支撑与保障,辛勤耕耘,撒播丰收希望的种子。(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