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0日电(王策)10月10日10时30分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南站运转车间四场峰头调车长蔡振田带领连结员宋益丰、苏麒尹走出作业室来到峰顶平台,登乘机车去往四场17道进行作业。从接班到现在,蔡振田已经连续工作了3个小时。
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供暖物资运输需求激增,每天都有五六百辆满载着煤炭的车辆在哈尔滨南站中转。为全力确保物资运输时效,哈尔滨南站充分发挥编组站“后厂”保障作用,在完成基本运输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富余能力,按目的地、收货人、品类等要求编组“定制列车”,尽量缩短供暖物资车辆停留时间,确保供暖物资第一时间运抵供暖企业。
为供暖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的背后,是蔡振田和伙计们比平时更为繁忙的作业和辛苦的付出。“十车、五车、三车、减速、接近连挂……停车!”伴随着一声声口令,蔡振田和3名伙计指挥着一节节煤炭车辆连接在一起。
“请求进入线路作业。”“同意……”得到调车长准许后,连接员宋益丰使用无线电台,按下紧急停车信令,戴好手套,熟练地钻到两车之间,关闭折角塞门、摘开风管、提起车钩,不到30秒,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不多时,一节节货运车厢编组成列,连接员使用无线电台向调度指挥中心进行联控汇报。他在股道走走停停,逐一检查每节车辆的防溜状态、关门车情况、车钩连挂状态、风管是否接好、折角塞门是否打开,55节车辆检查完毕。
蔡振田早已习惯了这一切。每次出场作业前,作为调车长的他都一再叮嘱伙计,确认信号时要仔细,复检作业要认真,发现“死钩”要及时快速处理,作业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他经常对伙计们说:“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供暖物资快运通道的畅通。”
大约半小时后,调车机从四场17道牵引着车辆返回,蔡振田在峰顶平台处下车后,又跟随调车机继续去往二场拔头。“17道站编作业完毕,止轮器安放完毕。”蔡振田按下电台,向二场车站值班员报告。
作业完毕,蔡振田顶着刺骨的寒风,沿着场间路步行10多分钟回到四场峰头提钩室。一路上,看着一列列“隆隆”前行的待解车辆,蔡振田觉得自己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