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1日电(苑斯淇 孟祥毅)2025年8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陈晓丰教授、赵博贤副教授及孟祥毅主治医师脊髓脊柱团队凭借高难度延髓至颈髓髓内恶性肿瘤案例获第三届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脊髓脊柱组专业全国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哈医大一院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临床实力与青年医师风采,也彰显了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多年来深耕亚专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的成绩。

本次比赛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联合举办,总决赛在北京拉开帷幕。经前期大区赛、半决赛的多轮严苛筛选,全国33个省份共1647位神经外科医生参赛,最终143位人选进入总决赛。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陈晓丰教授团队参赛病例是一位较为少见的延髓至颈髓的弥漫中线胶质瘤患者。该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由初期的走路费劲,短期内出现四肢瘫痪及呼吸困难,曾在外院多次就诊,最终经多方咨询后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入院后已经出现了四肢瘫痪、呼吸困难、言语无力的表现,生命垂危,入院后经进一步的检查,陈晓丰教授团队协调多学科会诊,包括神经内科、放射科、病理科、肿瘤科、麻醉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等,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术前的手术准备与方案,术中麻醉管控及术后康复治疗与辅助治疗,经过多学科的努力,成功切除延髓至颈髓高危髓内恶性肿瘤,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根据多学科会诊给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从卧床、生命奄奄一息到逐渐回归生活,并且患者目前能够完全自理,术后一年复查核磁共振显示手术效果满意,肿瘤没有复发迹象。

陈晓丰教授表示,该病例很好诠释了累及脑干的脊髓肿瘤治疗的过程:术前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既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又节约了时间与经济成本;术中利用神经外科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等技术,为患者精准的手术及神经功能保护提供了保障;术后多学科的会诊既控制了肿瘤复发,又加快了神经康复。打破了传统单一科室诊疗的局限,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患者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多学科的深度协作,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能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优的治疗,充分践行“全面评估、精准施策”的先进诊疗理念。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二病房杨光主任介绍,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简称MDT,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模式。由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共同诊治,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情,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准确性。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避免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协调各科室工作,减少重复检查和转诊,缩短治疗等待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患者可一次性获得多位专家的意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改善就医体验。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团队在陈晓丰教授的带领下,专注于脊髓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病、脊髓血管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团队配备国际先进的显微镜、手术导航定位系统、3D外视镜、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神经内镜及全套微创通道系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解除病痛,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