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黑龙江省医院成功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 为晚期肠癌术后患者精准“加温”防复发
2025年09月04日 14:1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4日电(康艳立 董宇翔)近日,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三科成功为一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施了省内首例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填补了省内该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空白。同时标志着该院在复杂腹腔肿瘤术后辅助治疗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据了解,哈尔滨市民李女士(化名)今年49岁,三个月前因局部晚期直肠癌入院,肿瘤已侵犯双侧卵巢、小肠及阑尾等周围脏器,病情复杂。李女士在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后,为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慕名找到省医院普外三科主任葛欣寻求后续治疗。葛欣主任团队联合多学科会诊,结合其术后恢复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最终决定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这一创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

  手术当日,在葛欣主任的带领下,团队首先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李女士腹腔内精准留置四根硅胶引流管。这些引流管连接热灌注治疗机,形成了关键的循环灌注通路,顺利完成第一次热灌注化疗。随后,团队分别于术后第二天和第五天,在病房为李女士又进行了第二、三次治疗。这两次治疗无需麻醉,将化疗药物顺铂、氟尿嘧啶等混合生理盐水加热至43℃恒定温度,通过留置导管进行循环灌注,每次治疗时长约1小时。治疗全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目前已顺利完成全部疗程,李女士对治疗效果表示十分满意。

  据葛欣主任介绍,腹腔热灌注化疗是防治腹腔内肿瘤转移或复发的重要辅助手段。其核心在于将化疗药物在体外加热至精准温度(43±0.1℃),通过循环灌注的方式,使其持续、均匀地作用于整个腹腔。这种“精准控温+局部高浓度给药”的模式,一方面显著提升了腹腔内局部的药物浓度,高温环境也增强了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另一方面,由于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的量相对较少,能有效减轻传统静脉化疗带来的全身性毒副作用。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多种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转移及其引发的恶性腹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医院成功开展此例腹腔热灌注化疗,不仅为省内类似病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更优的治疗选择,也为该院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未来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肿瘤患者。(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