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修路、点亮、助学、兴业:哈尔滨市教育局驻民乐村工作队驻村更“驻心”
2025年09月04日 09:3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4日电(记者 刘锡菊)清晨的巴彦县黑山镇民乐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在晨光中静立,整洁硬化的村路通向远方,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一年多前,这里的面貌大不相同。改变,始于2023年6月,哈尔滨市教育局新一轮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他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以教育的智慧和实干的担当,一步步破解着乡村振兴路上的难题,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与赞誉,并于2024年7月荣获巴彦县委组织部“优秀驻村工作队”称号。

  筑堡垒育新苗,夯实组织根基

  工作队入驻后,首要任务便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规范化建设,将党的政策精神精准滴灌到每位党员心田。他们深度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产业项目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20余次,成为村党总支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

  面对乡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更新的难题,工作队着力培养年轻后备力量。他们积极引导本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将个人发展与家乡建设相结合,纳入后备干部台账进行培养,为民乐村的未来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前往木兰县鸡冠山抗联秘营地、巴彦县张甲洲红色教育基地“重走抗联路”,协调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庆祝建党纪念日、教师节为乡村教师献花,发动全村党员干部为遭受洪灾的尚志市捐助物资……一次次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锤炼了党性,凝聚了民心,激发了党员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勤走访解急难,守住防返贫底线

  工作队员们对全村常住户进行季度遍访,对脱贫户、监测户更是每月上门或电话关切。去年冬天第一场冻雨过后,路面冰层覆盖,行走艰难。队员们揣着精心印制、带有联系方式的2000份新年挂历,一步一滑地走遍每个屯落,将挂历和温暖送到每家每户,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了村民的心上。

  节日慰问更是从不缺席,累计投入15000余元为34户脱贫户、监测户送去米面油、御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队员们还自发与重点户“结对子”,从帮扫积雪到添衣送被,从为老人办理银行业务到为急症患者联系医院,从助力勤工俭学到改造危房……截至目前,工作队已累计为民办实事好事超百件。2024年,民乐村脱贫户和监测户的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695.14元和13498.25元,生活保障更加坚实。

  兴产业促消费,拓宽增收新渠道

  工作队积极协助村里管好、用好现有的酒厂、大型农机、光伏发电等集体资产,通过出租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创收约15万元,这些收益又反哺于公益岗位、村级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

  消费帮扶是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截至2025年8月,工作队已累计为民乐村销售高粱酒2.65万斤、大鹅4345只,预售大米31.7万斤,总销售额达221.9万元。这组沉甸甸的数字,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强了产业发展的“腰杆子”。他们还细心帮助身体不便的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运送种子肥料,秋季帮助“五保户”收地,通过多种方式助农户年均增收约1800元。

  扬优势重育人,播撒教育新希望

  作为哈尔滨市教育局党组派出的队伍,教育帮扶是他们的天然使命和最大优势。民乐学校操场曾是沙土地,存在安全隐患,生源减少一度面临撤并风险。工作队多方奔走,成功联系尚赫公益基金会,于2024年6月将民乐学校确定为全国第254所援建公益学校,获赠价值2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用于硬化操场、甬道,捐赠图书角。并通过与县教育局协调,成功保住了这个教学点,并持续引入省市名校名师资源送教下乡。如今,民乐学校中考成绩已跃居全县前列,甚至出现了学生从镇中学“回流”的可喜现象。

  针对留守儿童多、教育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工作队联合专业机构,深入讲解助学和中职升学政策,成功劝返险些辍学的同学就读职高,并助其考入大学。组织师生赴哈尔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孩子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引入少年宫科技课程、捐赠航模车模、链接爱心企业捐赠运动装备、开设舞蹈美育课……一系列举措,如春风化雨,滋养着乡村孩子们的心灵,点燃他们的梦想之火。2025年7月,更成功促成爱心企业家返乡捐资,助力8名大学新生圆梦启航。

  办实事惠民生,点亮乡村新生活

  工作队大力实施“点亮计划”,协调爱心企业捐赠94盏太阳能路灯,在去年秋季和今年夏季已全部安装完毕,照亮了12个自然屯的夜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积极协调县交通局,推动维修老三区屯到姚家岗屯,白小伙屯到叶家屯共计7.82公里通村公路,改造柴家屯桥,升级多处路段,彻底解决了积水断路、出行不便的老大难问题,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为监测户争取资金进行危房维修,使其房屋焕然一新……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从加强党建到防止返贫,从产业帮扶到教育赋能,从完善基础设施到解决个体难题,哈尔滨市教育局驻民乐村工作队的足迹遍布村庄的每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书写了新时代驻村帮扶的生动篇章。如今,他们依然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继续将使命扛在肩头,让担当化为行动,为民乐村的美好明天持续奋斗。(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