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3日电(赵家毅)“成为龙江工匠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确保每辆客车不带‘病’出库,确保客车设备绝对安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铁路人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今年4月29日,在2025年第二届龙江工匠颁奖典礼现场,刚刚获评龙江工匠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北车辆段车辆电工闫洪伟简单的言语道出了一名老铁路人对岗位的赤诚。
90年代初,刚入路的闫洪伟带着青涩与懵懂走进铁路。中专毕业的他看着密密麻麻的电器线路,心里直发怵:“那会儿连最基本的电路图都认不全,只能跟在师傅身后当‘跟班儿’。”作为车辆电工,闫洪伟日常工作就是对列车上空调、电暖器、电塞拉门等电器进行检修。
盛夏时节,车厢底部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他猫在狭小空间里检修线路,汗水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寒冬腊月,冻得发僵的手指仍要精准操作细小零件,常常是检修完一处故障,手已经冻得失去知觉。“别人能学会的,我凭啥不行?”靠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把技术手册翻得卷了边,笔记本记满了三大摞,硬是从“门外汉”练成了“技术通”。
三十余年间,他研究制作加修集便器浮子开关、文丘里管等25种车辆配件,带领团队完成30项技术革新。“集便器FCU控制盒检修台”“DC600V逆变器检修台”等创新成果,让大型设备现场处置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作业效率提升70%以上,为企业节约成本超4000余万元。500余件电器疑难故障在他手里迎刃而解,不同车型的电器构造细节他都能精准报出。
作为“闫洪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工作室里,“名师带徒”活动常态化开展,技术交流、故障分析、创新研讨成了日常。年均30人次培训、240课时教学,他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2024年,工作室研发的客车逆变器故障八点检测法被评为“全路职工先进工艺工法”,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同年代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参加中国铁道行业QC成果邀请赛斩获优胜奖,用实力擦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招牌。
在齐齐哈尔北车辆段的整备库里,扳手与零件的碰撞声每天都在响起。闫洪伟穿梭在车底的身影,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铆在铁路安全线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