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日电(杨军)双鸭山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地方。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抗联第四、五、六、七、十、十一军战士转战于完达山脉、三江平原,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陈荣久、王汝起、徐光海等革命烈士用他们的壮举,在双鸭山大地树起了一座座耀眼的丰碑,他们是煤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灯塔。
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日前,双鸭山市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系列纪念活动,大力宣传中国人民特别是双鸭山军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抗联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鼓舞全市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双鸭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为强国复兴伟业作出双鸭山更多更大贡献。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艰苦卓绝的奋战,迈上昂扬奋进的征程。双鸭山市上下以不同形式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抗战精神,在和平之光的沐浴下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双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双鸭山市音乐家协会、双鸭山老干部大学承办的合唱音乐会,由双鸭山市委组织部主办、双鸭山市老干部服务中心承办的老干部文艺演出,集贤县委宣传部主办,集贤县文广旅、教体育局承办的“红色血脉传薪火 同心奋斗创未来”宣讲报告会等陆续开展,用不同的文艺形式串联起跨越时空的红色史诗,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场艺术享受,更是一次次精神洗礼。

红色舞台剧《烽火七星山》公开展演,该剧由集贤县精心创排的以“七星山抗联密营”为叙事主线,精心设计沉浸式剧情,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重温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宝清县五九七农场吉祥山抗联纪念馆在“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 砥砺前行”主题教育活动中,吸引辖区的东北抗联烈士和抗日救国英雄后代,以及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代表百余人,共同回望烽火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双鸭山市文联、双鸭山市作家协会联合开展“寻抗联足迹”采风活动,组织部分会员作家、文学工作者深入宝山区辖区的大叶沟东北抗联第四军密营地遗址,进行调研采风进行文学创作。友谊团县委组织中学生开展“探千年文脉 寻红色足迹”主题研学活动,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有着近八十年的党龄的退伍老兵王殿奎被尖山区聘请为党史学习教育特邀宣讲员,经常深入学校、单位、社区讲述红色经历,传承革命精神,94岁的他被授予国家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饶河县大佳河乡年轻的乡干部们走进退役军人李忠清家中,听他讲述烽火岁月,让铁血荣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双鸭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以最鲜活、最直接的方式将抗战精神、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
双鸭山市博物馆内,红底黄字的“抗战在双鸭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走进展厅,一幅幅定格的影像,一段段厚重的文字解说,仿佛将在场观众带回那个山河破碎却热血沸腾的年代。

双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双鸭山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于8月15日在这里拉开帷幕,展览全景式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奋战的恢弘抗战史诗,为参观者铺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前行力量。
此次展览活动主题为《抗战在双鸭山》,展期预计6个月,重温了双鸭山地区的抗联战士们以“忠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篇章。
展览从“日军侵略东北”“浴血抵抗”“8.15光复”三个部分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双鸭山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英雄事迹,这些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炬,它们警示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赓续红色基因、继承抗联遗志、重塑家国情怀。
步入展厅,沉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1932年11月27日,日军侵入集贤镇,人民陷入深重苦难。经济掠夺的枷锁同样触目惊心,文化侵略的阴狠更藏于细节。这些影像与文字,如警钟长鸣,警示着“勿忘国耻”的深刻内涵。抗联将士的战斗故事更是震撼人心。1937年天津班战斗中,34岁的抗联第七军军长陈荣久腹背受敌,仍指挥部队击溃日军,最终壮烈牺牲;十二烈士山阻击战中,16名指战员与数百日伪军激战终日,12人用生命诠释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尖山子抗联军校培养出大批抗日骨干,七星砬子兵工厂修械、造枪、产弹药,兰棒山密营成为吉东省党、政、军的领导指挥中心……这些密营文化的展示,是抗联将士“火烤胸前暖,风吹后背寒”的真实写照。《露营之歌》与《悼十二烈士》诗文,字里行间满是抗联将士的壮志豪情与悲壮情怀,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另一种武器”的精神力量。
这场跨越80年的图片展,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洗礼。当参观者带着沉甸甸的记忆离开时,抗联战士用鲜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悄然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已然成为激励双鸭山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传承伟大精神 奋进时代征程
“我既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史学家,只为那段家仇国恨,为那段不屈抗争立档存照,这是对党史和军史的丰富,也是对那些抗联战士和革命先烈们的致敬。”站在七星山下,朴永鹤老人慷慨激昂地为“重走抗联路 传承红色基因”的青少年们讲述抗联故事。

一座七星山,半部抗联史。集贤县东北抗联博物馆,年均受邀接待省内外东北抗联精神探访者团体数十个,被誉为双鸭山东北抗联历史宣讲第一人的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永鹤,在退休后的14年里行遍白山黑水,在几百个抗联老兵和村民的记忆里,寻找、挖掘历史的真相,历时多年收集整理集贤抗联事迹90余万字,发掘找到并标识的抗联遗迹遗址共32处,在七星山新设立了抗联遗迹标识15处,打造了集贤乃至全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双鸭山民族抗战的历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史料、一幅幅写实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感人的影像视频、一次次感人的纪念活动,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刻认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抗战在双鸭山’展览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16个字的内涵意义。”基层宣讲员栾一琳说。“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好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参观抗战80周年纪念展后,人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心声。
“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双鸭山基层服务常说要‘接地气’。通过参加系列纪念活动,才真正读懂这‘地气’里,藏着这片土地的抗战记忆,是双鸭山儿女浴血奋战的不屈印记。这些故事让我们更懂脚下土地的厚重,更明服务的意义——既要把青春汗水洒在基层,更要把家国情怀刻在心里,带着这份感动把为民服务的工作做扎实。”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杨岱杰说。

八十年岁月流转,烽火记忆从未褪色。双鸭山深挖抗战历史资源,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宣讲、图片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感受抗战精神的同时,更广泛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双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