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七旬老人多发肝肿瘤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联合多学科会诊完成高难度手术
2025年09月02日 16:0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日电(李晓晖 苏航)“现在肚子不胀疼了,夜里也能睡整觉了。”在哈尔滨第一院普外科二病房,70岁的李奶奶(化名)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一个月前,持续右上腹胀痛让她寝食难安,增强CT检查显示她肝脏左右叶同时生长着两枚肿瘤,最大的直径达7厘米,考虑为肝脏多发恶性肿瘤。这位与乙肝、肝硬化相伴十余年的老人,就此开启了一场与死神的惊心动魄博弈。

  老人入院后随即完善术前检查,排除转移瘤可能,拟行肝脏多发肿瘤精准切除术。但术前心电及Holter检查发现患者窦性心率过缓,最慢为38次/分,考虑手术及麻醉风险极高,普外二科专家团队立即邀请心内科、麻醉科、介入科等多学科会诊,综合意见后决定先由心内一科周大亮主任术前局麻下经股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后,再由普外二科手术团队及麻醉团队在全麻下遵循3M原则行肝脏多发肿瘤精准切除术。

  考虑到患者高龄,肝脏多灶原发肿瘤,手术时间长且肝脏切除范围较大,因此术前张志强主任充分评估肿瘤切除范围及残肝剩余体积,保证患者术后达到肿瘤根治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肝组织,减少患者创伤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患者意识清楚,安返病房,目前正在逐步恢复。

  据张志强主任介绍:精准肝切除不是简单的“切干净”,而是像雕刻艺术品般平衡根治与功能,是建立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传统医学方法和外科经验技术紧密结合基础之上的崭新外科理念。它以确定性、预见性、可控性为特征,遵循最大化去除病灶,最优化保护肝脏,最小化创伤侵袭法则(3M),克服传统经验外科难以预知,难以控制和难以复制的不确定性缺陷,实现肝脏外科更安全等多重优化,最终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为宗旨。

  孙嘉阳副主任医师指出:当前,我国约有7000万乙肝感染者,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乙肝到肝癌的进程是逐步递进的,炎症反复—纤维组织增生——肝脏变硬,肝硬化患者每年有3% - 6%会恶化为肝癌,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10%,生命岌岌可危。因此建议通过“黄金策略”来阻断肝癌“三部曲”。在乙肝阶段,关键在于早发现+科学抗病毒,将病毒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减少对肝脏的损害。若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要积极逆转纤维化进程,阻止其向肝癌癌变。对于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是“救命稻草”。建议每3 - 6个月进行一次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这两项检查能有效发现肝脏的异常情况。对于高危者,还需加做MRI检查,即使是微小肿瘤也能被精准发现,为早期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普外二科及多学科诊疗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无私的担当,不仅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更彰显了现代医学模式下,精准、综合诊疗在攻克疑难重症中的关键力量。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前沿医学技术进行实践与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