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成功救治夹层性卒中患者
2025年09月01日 16:5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日电(李盼)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二科成功救治一例夹层性卒中患者,患者因颈动脉夹层引发大脑中动脉栓塞,面临急性脑梗死的生命威胁。科室团队紧急为其实施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精准开通大脑“生命通道”,最终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助其重获新生。

  几天前,郭先生早起时突然出现头晕、口齿不清等症状且症状持续存在、时轻时重。为进一步诊断,郭先生家人将其送至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二科就诊。神经内二科医生王文博接诊时,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症状明显加重,情况十分危急。随后,医院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为其进行头部CT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症状持续恶化,出现意识模糊、双眼向右凝视、言语笨拙进一步加重、左侧上肢完全丧失自主运动能力、左下肢无法抬离床面,医生初步判断为大血管病变。

  为避免患者因大血管闭塞引发大面积脑梗死而危及生命,王文博医生立即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由于患者已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医生建议实施DSA检查以明确血管情况,并进行介入治疗。在获得家属同意后,医生立即联系介入团队、导管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为机械取栓治疗做好充分准备。

  神经内二科介入团队刘晋医生、刘翠翠医生随即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精准明确责任血管。DSA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C1段存在夹层,右侧大脑中动脉M2起始段未明确显影,考虑为急性闭塞。随后,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特聘专家李瑞岩教授的带领下,神经内二科团队成功为患者抽吸血栓,并置入2枚颈动脉支架,实现了血管再通。术后复查造影显示,患者颈内动脉及颅内血管均无缺损,脑灌注得到显著改善。

  患者出院时意识清醒,言语功能恢复,已能独立行走,预后良好。神经内二科主任刘斌提醒,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多样,除大家熟知的由高血压、糖尿病引发的大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房颤动等常见病因外,“颈动脉夹层”也是青年脑卒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诱因。颈动脉十分脆弱,过度拉伸、旋转,甚至按摩等行为,都可能导致颈动脉夹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注意保护颈动脉,避免因不当运动对其造成伤害。

  科普知识小课堂

  1、什么是颈动脉夹层?

  各种原因导致颈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间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颈动脉夹层是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发病率约为2.5~3/10万人每年。一般起病急、危害大,可造成患者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2.常见的颈动脉夹层形成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结构和功能而增加颈动脉夹层的风险,尤其是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变得脆弱、易断裂,当血压过高或波动时血管壁压力增高,此时颈动脉内层的血管壁可能出现损伤,使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夹层。

  力学损伤:

  颈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形成原因,当颈部突然剧烈运动或外力作用,如车祸、头部受伤、颈部扭转、长时间一个姿势等。这些外力作用,可以引起颈动脉内层和中层之间的撕裂,形成夹层。(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