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8日电(刘璐)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伊春市举办。
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伊春市张道廷、王微等2人荣膺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张道廷受邀参加发布仪式,并作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代表,现场分享获奖感言。


人物故事
张道廷,男,1947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铁力市日月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23年义务为林业英雄马永顺守墓,把老英雄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张道廷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为了一句承诺,23年守护“老哥哥”
从小生活在林区,又有幸与马永顺成为工友,张道廷亲历和见证了林业英雄马永顺一生为国、无私奉献的决心与壮举。当年马永顺感慨:“人总有一死,树比人长久。”张道廷说:“老哥,你不用惦记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年年去看你。”就为这句承诺,张道廷为林业英雄马永顺守墓23年。2002年12月,张道廷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回到阔别16年的马永顺林场,追寻林业英雄的足迹,开始了为英雄义务守墓的漫长岁月。整整23年,他怀着对英雄的无限敬仰,春天除尘,夏日薅草,秋扫落叶,冬季清雪,一年四季,雷打不动。2012年冬天下了50多场雪,遇上大雪时,他就和妻子一起去墓地清雪,内衣被汗水湿透都是常事。2020年,张道廷因冠心病住进了医院,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墓地看望老英雄。在妻子的陪同下,他把英雄墓地清扫得干干净净。张道廷用行动践行了“给你守墓一辈子”的诺言、感动着林区千千万万的人。
为了林区发展,义务宣讲“老英雄”
张道廷在为英雄守墓的同时,还当起了马永顺纪念馆的名誉讲解员和马永顺林场的义务导游员、护林员。每当有游客、学生、职工群众参观马永顺纪念馆、瞻仰马永顺纪念碑、祭扫英雄墓、义务植树时,张道廷总是声情并茂地讲解和示范,用自己创作的诗词、歌曲、号子传颂马永顺的优秀事迹。23年来,他接待的参观者和游客累计超过30万人次。在旅游旺季,他最多的时候一天带4个团300多人,爬了3次山,游客感动地拿出钱给他做导游费,都被张道廷婉言拒绝了。他总是说:“我做这三大员,就是宣讲员、导游员、护林员,不是为了钱,我是要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树立铁力人的良好形象,走好转型的道路。”
为了接力传承,当好青春“引路人”
青少年是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动力源泉,为此,张道廷专门建立了“张道廷五老工作室”,用执着和热情感染身边人,为下一代成长当好“引路人”。每逢“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他都组织中小学生到马永顺纪念馆开展主题活动;他先后举办“新老同聚话青春”主题交流座谈会13次。他经常参加百姓宣讲、马永顺故事会等活动,还受邀为省市各级党组织、各大中小学校授课百余次,勉励大家珍惜机遇,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他拿出自己的工资、个人奖金6万余元资助贫困学子读书,为学校和图书馆捐赠图书1000余册,建立起了“爱心书屋”。
为了一句承诺,张道廷陪伴了英雄23个年头。过去的8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不是在为英雄扫墓,就是在宣讲英雄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马永顺已经离开了我们23年了,但英雄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张道廷的坚守下得以发扬光大。
年近80岁的张道廷说,只要自己还有力气,他就要把马永顺的故事讲下去,让建设绿水青山的事业永远传承下去。”

人物故事
王微,女,1982年3月生,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常胜乡农村投递员。自2014年起,在这条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5摄氏度、村民人口达3500余人、长度90多公里的偏远邮政路上,她一跑就是11年。在这期间,她骑坏了3辆自行车,行程近14万公里,投递报刊、信件、包裹等46万余件。王微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初心如炬,坚守邮路写担当
“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王微用行动将这句承诺镌刻在蜿蜒的邮路上。转岗至距县城130公里的常胜乡支局后,她独自挑起投递与营业的双重担子,每日往返于10个行政村,为3500多名村民送上贴心服务。为确保村民能第一时间邮寄收取快递,她将服务点迁至家中,开启“全天候”服务模式。夏日凌晨三四点,赶早下地的村民叩响家门寄件;冬夜八九点,披星戴月归家的农户仍能取到包裹。工作中的王微,既严守规范的职业素养,又充满创新巧思。为减轻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沉重邮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她在家门前铺设“滑雪道”,让邮件顺坡滑至电动车旁,既省力又保护邮袋。但长期负重还是导致了她颈椎腰椎间盘受损,有次扫描邮件时,她突然摔倒在地不能动弹,可考虑到当天还剩下的400多个邮件,她还是强忍着疼痛,简单吃下止痛片,继续完成了当天邮件的扫描邮寄工作。大家都清楚,王微的病就是这么多年累出来的,领导也多次想将她调至轻松的岗位,但每次她都委婉拒绝。“我想打通乡村快递的最后一米”,王微始终放心不下把她当作亲人的乡亲们。
铁骨柔情,风雪无阻践使命
嘉荫县的寒冬是最严酷的考验,电动车没电时就推着继续投递,暴雪封路时她就背着邮件在齐膝积雪中跋涉。王微的车里始终备着一把铁锹,那是她应对冰雪路面的武器。有一年冬天,她和丈夫开货车给一个较远的村子送快递,途中遭遇暴风雪,大雪将道路全部挡住,她二话不说下车用铁锹铲出道路,但她的力量终究抵挡不过暴风雪,铁锹铲断了她就用手挖,直到救援车辆到来。王微总说:“无论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我们都一定要及时送到,就算再恶劣的工作环境,看到乡亲们亲切的笑脸和期盼的眼神,我就不会退缩!”“人民邮政为人民”不仅是口号,更是王微日复一日的行动准则。她始终以最快速度派送邮件,日均投递量达350余件。工作之余,她还主动照料常家村两位困难老人,投递前微信询问需求,顺路捎带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劈柴、收拾屋子,逢年过节送米面粮油,用爱心编织出温暖的民生纽带。
匠心筑梦,电商赋能促振兴
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王微化身服务乡村的“螺丝钉”。常胜乡养蜂产业发达,却面临农产品上行难题。为此,她主动添加全国各地发货人和收货人的微信,扩容朋友圈,助力乡村土特产走出去。她还是农村电商的“领头雁”,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电商知识,从平台操作到营销技巧,笔记本上记满“直播话术”“售后客服”等新词,手机里存着各种电商平台的操作视频。她走访蜂农摸清产业分布,投递时分享微商销售经验,用质朴语言推介蜂蜜,吸引大批回头客。针对农产品包装问题,她提供上门收件、打包、封装、贴单“一条龙服务”。她组建的蜂农微商群,累计寄递蜂蜜邮件近5000件,帮助乡亲们打开致富新通路。
王微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赞誉,乡亲们称她为“翻山越岭的鸿雁”,受助者赞她是“贴心人”。在这条充满艰辛的邮路上,王微用坚守、爱心和智慧,绘就出新时代最美奋斗画卷,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一抹耀眼的亮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