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会诊,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
2025年08月21日 10:1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1日电(薛孝志)长期咳嗽不是小事儿,要警惕“间质性肺疾病”,尤其是同时存在逐渐加重的、活动后出现或加重的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疾病”也被称为“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要病变部位,最终导致肺脏结构毁损、“瘢痕”形成,因此也称为“肺纤维化”。这类疾病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得了“间质性肺疾病”不要害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办法。“间质性肺疾病”包含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大部分“间质性肺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进展,部分类型可以很好的恢复。由于“间质性肺疾病”病情比较复杂、病因多样、治疗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临床医师联合影像科医师、风湿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共同讨论才能更好地评价病情,制定出更加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哈医大一院开展“间质性肺疾病”诊治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诊治团队。“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的开设可以充分发挥这一诊疗优势,缩短诊断时间,简化诊治流程,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

  近期,哈医大一院呼吸内科王冬杰副主任医师主持间质性肺疾病MDT会诊,由呼吸内科李钰莹住院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影像科谢德轩教授、风湿科林志国教授参加多学科讨论,为多年受间质性肺纤维化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更加合理的诊疗计划,为早期出现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量身定制进一步诊疗计划。呼吸内科张薇主任非常重视间质性肺疾病的MDT会诊,亲临会诊现场参与多学科讨论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

  张薇主任表示,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复杂、异质性强的肺部疾病,涉及多种病因和病理机制,多学科协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风湿免疫科等专家共同讨论,结合临床、影像、病理等资料,明确病人间质性肺病的具体分型,制定针对相关方案,优化治疗决策,根据病人病情变化精准调整治疗方案,能够减少病人辗转多科室的负担,增强病人诊疗的信心。MDT会诊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实现了间质性肺疾病早诊、精治、全程管理,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关键手段。(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