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政法警务
首页政法警务
黑龙江法院:“靶向诊疗”对症下药,困境企业“蝶变重生”
2025年08月07日 16:1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7日电(刘璐)每个企业经营异常的原因各不相同,每个重整案件的难点也不一而足。黑龙江法院坚持“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立足破产审判职能作用,探索“靶向诊疗”对症下药、因案制宜、因企施策,汇聚各方主体合力助推困境企业“蝶变重生”。

  1+1>2 府院联动“定向给药”

  拯救困境企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仅靠法院“单打独斗”,有时力有不逮。在破产重整中,政府与法院联动解决破产案件衍生的社会问题,可以有效推动危困企业破产重整,“涅槃重生”。

  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怎么“联”?如何“动”?得力粮食公司(化名)的“重生”之路给出了答案。

  得力粮食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粮食收购、加工及食品生产销售的小微企业。作为地方粮食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得力粮食公司曾获诸多殊荣,然而近年来,受自然灾害、管理不善及资金链断裂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债务累积,生产经营陷入停滞,最终资不抵债。债权人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资产被查封冻结,员工工资被拖欠,企业濒临破产边缘。走投无路下,得力粮食公司向友谊县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申请。

  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友谊县法院尝试通过以保产业、稳民生为核心的系列司法实招让企业重获新生,联合住建、税务、市场监管等10余个部门通过“府院联动”联席会议解决难题:税务部门为平衡国家与债权人利益,提升受偿比例,减免滞纳金;自然资源局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高效完成土地产权变更。

  经过反复协商,一个为这家粮食企业“量身定制”的重整计划出炉了:对部分债务进行合理减免、对部分债务分期偿还,优先保障职工的“辛苦钱”,同时引导企业拓展代加工新路子,用现有产能自我“造血”,持续生产。经过两次债权人会议讨论,这份凝聚各方努力的重整方案,顺利通过。

  如今,在人民政府的多方面支持和人民法院的持续护航下,得力粮食公司正一步步走出困境,与长沙的公司谈成合作,一些散户也开始重新购买货物。

  “感谢政府和法院,厂子活了,我们饭碗才算端稳了。”一位在厂工作十几年的老职工欣慰地说。

  打消顾虑 预重整“精准送药”

  在庆安县,很多人都听说过“泰宇·城市花园”项目,这个由泰宇公司2013年开发建设的项目,因为公司为关联企业及实际控制人提供巨额担保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致使项目一期6栋楼在封顶后,陷入长达11年的烂尾状态。

  11年的停滞,意味着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原始资料缺失、资产状况恶化、各类债权人的焦虑情绪与日俱增,社会稳定风险持续累积……此时若直接进入传统破产重整程序,极可能陷入旷日持久、共识难聚、执行受阻的局面,于是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前置性、协商性司法程序成为必然选择。

  早在2022年,黑龙江高院就制发了《企业破产案件预重整工作指引(试行)》。预重整指的是对具有挽救可能、有能力与主要债权人开展自主谈判的企业法人,由临时管理人组织债务人与债权人、出资人、意向投资人等利害关系人,自行协商达成预重整方案,从而达到提高重整成功率、降低重整成本目的的一种程序。经过诸多案件证明,预重整能够打消各方当事人的顾虑,为正式重整程序铺设“快车道”,并在司法保护下重建各方互信。

  在庆安县法院的建议下,泰宇公司提交了预重整申请。

  庆安县法院梳理了庞大的债权人群体和债务规模,彻底核查项目资产状况,评估一期未完工程价值及二期土地价值,初步招募并筛选意向投资人,启动核心谈判……在预重整管理人主持和法院监督下,各方利害关系人在一个相对灵活、压力稍缓的“司法保护”下进行多轮深入协商,最终于2024年10月底成功召开第一次预重整债权人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预重整计划草案》的核心框架。

  当2025年3月27日庆安县法院正式裁定受理重整时,呈现在法院和管理人面前的已非一团乱麻,而是一份凝聚了主要利害关系人初步合意、核心条款已获认可的方案。这直接促推提升了后续程序效率,法院在69天内组织召开两次债权人会议,最终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引入续建投资人垫资完成“泰宇·城市花园”项目一期后续建设并负责销售工作。

  经过多方的努力,停滞多年房地产项目得以复工,维护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民生稳定风险,当房地产项目重新响起施工的轰鸣声,人们听见的不仅仅是泰宇公司的“心声”,更是黑龙江法院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脚。

  握手言和 执转破+破产和解“对症下药”

  与传统的破产清算相比,破产和解是更为积极、灵活、高效的债务清偿方式,债权人不仅可能获得更高比例的清偿,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成本。

  “企业虽已经资不抵债,但仍具有挽救价值,如果一破了之,显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顺达物流公司破产案件的主审法官说。

  这本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因法院判决后顺达物流公司迟迟没有支付款项,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然而令债权人没想到的是,顺达物流公司除了库房,几乎没有什么财产可供执行。无奈之下,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将执行案件转入破产程序。

  作为鹤岗当地的一家小微企业,顺达物流公司只有三栋库房和两处地基,如果直接拍卖处置,很难寻找到买受人。

  “只是拍卖顺达物流公司的这些资产,获得的价值有限,如果能把厂房出租,既能避免流拍,又会大大提升财产价值,这样不但能给予企业重生机会,还能最大限度保障你的利益。”案件主审法官不断向债权人释明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在认真衡量利弊后,债权人提出和解申请。管理人制定了详细的和解方案,在法院组织召开的债权人会议中,债权人确认通过了和解协议,用出租库房回收的租金分批分期偿还债权,直至债权清偿完毕。

  从被强制执行到涅槃重生,在法院的“靶向诊疗”精准施策下,不仅妥善保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关乎民生保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小微企业也得以“轻装上阵”“浴火新生”。(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