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6日电(何新月)夏日的换装场地,同江铁路口岸的集装箱吊臂正有序挥舞。今年前7个月,同江口岸共监管进出口货物369.6万吨,同比增长17.3%,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同江海关联合地方政府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携手企业共破难题,立足辖区实际以服务“加码”、政策“提效”,持续擦亮口岸营商环境“金名片”的务实举措。
通关效率“提档加速”
高效率是外贸增长的“加速器”。快速通关不仅是外贸企业的永恒追求,也是同江海关始终坚守的服务初心与奋斗目标。为此,同江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能。
在监管端,同江海关以监管“智变”引领通关“蝶变”。三维可视化平台勾勒出“数字孪生口岸”全景,让列车轨迹、货物流向、通关状态一目了然。智能化矿产品全断面自动采样设备、无人机监管等智能化监管项目加速落地,H986智能查验系统实现货物“秒级通关”,为货物高效通关筑牢技术屏障。以进口煤炭为例,智能采样设备让取样送检时效提升50%,搭配实验室检测流程优化,整体检测周期从3天压缩至1天,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同江海关关员开展进境煤炭取样作业
在服务端,同江海关以服务“智联”驱动通关“提速”。积极推广“互联网+海关”,通过“提前申报”“预约通关+舱单归并”等便利化措施,实现货物“即到即查、即验即放”。其中,中欧班列依托“铁路快通”模式实现7×24小时通关,整列集装箱的核放时间从1-2天已转变为仅需2小时。中国外运东北有限公司郭志斌深有感触:“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即可出口,班列在口岸出境时效大幅提升,降低了逾时滞留风险,越来越多的发货人选择‘铁路快通’模式。”
企业需求“切实满足”
同江海关通过“关长送策上门”等活动,聚焦税收优化政策、RCEP原产地规则等企业关切,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在通关大厅设全天候专职接线员,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指导,让服务更贴企业需求。
5月16日,佳木斯地区首个具备冷链仓储功能的保税仓库正式启用。保税仓库申建过程中,同江海关为了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福利,以高效率工作压缩审批时限,指导保税仓库快速通过验收。保税仓库具有“缓税”“缓证”“整进零出”的独特优势,自投用以来,有效解决了众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通关效率低等问题,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从前资金占用压力大,现在货物入仓暂存能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面对市场价格波动也能更灵活应对,而且现在能从保税仓直接出货,通关速度明显加快了。”黑龙江塞利格药业有限公司的周磊道出了企业的真切感受。
同江海关关员清点保税仓库货物
在政企协同方面,同江海关与地方政府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与地方政府召开座谈会,协调解决口岸发展难题。今年7月,由中共同江市委员会、同江市人民政府、同江市商务和口岸局、同江海关联合主办的“链动全球·智汇同江”跨境电商政策宣讲会暨金融服务对接会成功举办,为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清晰指引和实用参考。
进出商品“量质齐升”
大宗商品和机电产品作为同江口岸主要进出口商品,在海关保障下实现“量质齐升”。上半年,同江水运口岸农产品出口货值达1048万元,同江铁路口岸煤炭、铁精矿等大宗商品进口稳步增长,铁精矿及其矿砂进口量达95.7万吨,同比增长29.5%,煤炭进口量达197.5万吨,同比增长10.5%,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同江海关关员对进境列车开展巡查
更值得关注的是,进出口品类不断优化拓展,自中欧班列开通运行,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日用百货从这里驶向欧洲腹地,瓦楞纸、胶合板、甜菜粕等优质物资从欧洲进入国内市场。今年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口岸:白俄罗斯牛肉罐头、俄罗斯生亚麻、中药材“白鲜皮”、冰淇淋等商品首次经同江口岸进口,首车“白鲜皮”经海关查验后顺利通关,标志着同江口岸中药材进口业务正式落地,拉开中俄药材贸易新帷幕。进口品类从“通道货物”向“落地经济”转化,推动口岸功能从物流枢纽升级为产业培育平台。
从大宗商品的稳定供应到特色商品的品类突破,同江海关通过精准施策、高效通关、全程监管,既保障了进出口规模的稳步增长,又推动了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让“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相互促进,为口岸贸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同江海关将不断看齐高水平开放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化“阶段红”为“满堂红”,为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海关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