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31日电(程玉 于慧冰)近日,来自天津、河北的近400名青少年齐聚小兴安岭,在“花开远方少年行2025小兴安岭研学”活动中,开启了一场以恐龙探秘与界江科考为主题的科学探索之旅,学子们触摸亿万年前地球脉动,感受界江壮阔,收获了独特的成长体验。

在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研学团成员仿佛置身于6500万年前的小兴安岭:身披鳞甲的甲龙在丛林中缓慢爬行,凶猛的霸王龙追逐猎物,成群的翼龙在天空中盘旋……逼真的复原场景瞬间点燃了学子们的热情,让人仿佛能真切感受到亿万年前地球的脉搏。
河北任丘研学团团长夏天霖老师深有感触:“家乡此时正值高温,嘉荫清新的空气和宜人气温给孩子们极大惊喜。更重要的是,这里把课本知识生动地呈现在眼前,这种实地体验带来的收获和快乐,远超预期。”
“到了小兴安岭,感觉空气一下子清新了,心情特别舒畅。”来自河北任丘的研学成员李奕希兴奋地分享道。她表示,在恐龙博物馆,不仅直观感受到古生物的神奇和地球历史的悠久,更深刻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不易。“书本上的知识一下子‘活’了!开阔了眼界,真想再来!”

在中俄界江——黑龙江,研学团成员乘坐游船缓缓驶离码头,一场独特的“国境线上的地理课”就此展开。左岸是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俄罗斯森林,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右岸是中国的土地,护岸林带整齐排列,与岸边的村落相映成趣。这条流淌在两国之间的界江,不仅是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是蕴藏着地理、生态、人文知识的天然课堂,让研学团成员在饱览江景的同时,收获了别样的研学体验。
“上午震撼于巨大的恐龙化石,下午就在船上欣赏两国秀美风光,两边茂密的树林都美丽无比!”研学成员霍棠歆的感叹道出了许多同伴的心声。
此次小兴安岭研学之旅,为学生们提供了走出方寸课堂、拥抱广袤自然、对话厚重历史的珍贵契机。活动不仅传递了丰富的学科知识,更在探索中激发了学子们科学求索的勇气,培育了热爱自然的情怀,并厚植了家国认同感与生态保护意识,成为学子们成长道路上一笔独特而宝贵的财富,激励着学子们今后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和探索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