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8日电(李盼)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二疼痛科成功为七旬老人进行DSA引导下“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该术式以微创介入的方式为患者解除病痛。
姜大娘今年71岁,15年前曾患脑梗死与下肢静脉曲张,长期被左侧肢体的麻木症状困扰。1个月前,患者左下肢麻木突然加重,甚至不能下地行走。为查明原因,家人带其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骨外二疼痛科主任雷南伟接诊后,为患者查体并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发现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伴相应水平神经根管狭窄。如不进行及时干预,极有可能产生肢体疼痛等不良后果。为进一步治疗,雷南伟主任决定为其进行“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胶髓核溶解术”,以此解决患者左下肢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并与患者家属商议后,手术正式开始。在DSA引导下,医生精准穿刺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胶髓核溶解术”。手术历时30分钟顺利完成,术后姜大娘的肢体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雷南伟主任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雷南伟主任表示,肌肉和筋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筋膜就像一件贴身的“外衣”,紧紧包裹着肌纤维,为它们提供支撑,让肌纤维能保持特定的排列方式。如没有筋膜的包裹,肌肉就会像一盘散沙,失去原本的形态和独特的力学特性。筋膜不只是提供结构支持这么简单,它里面还布满了丰富的神经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就像一个个敏锐的小传感器,能参与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在运动过程中,筋膜和肌肉紧密配合,一起完成各种精细的动作控制,就像一个默契十足的团队。筋膜网络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张力传递系统。当局部肌肉收缩产生力量时,这种力量不会只局限在肌肉本身,而是会通过筋膜网络传递到远端部位。就好比一根绳子,你拉一端,另一端也会跟着动。所以当姜大娘的腰部症状得到治疗缓解后,上肢的一些不适感受也会有相应的改善。
科普知识小课堂
保护腰部避免椎间盘突出应注意哪些?
避免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做腰部伸展运动,如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缓解腰部肌肉疲劳。
正确搬重物:搬重物时先靠近重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屈膝下蹲,让物体尽量靠近身体,保持腰背部挺直,握紧重物,收腹,双腿用力提起重物,伸髋、膝直到身体直立,整个过程保持腰背部垂直。
注意腰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症状。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腰部受凉,秋冬季节可佩戴护腰。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腰椎负担,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加重。应控制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