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5日电(刘璐)近日,黑龙江省伊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状况,剔除环境本底影响,伊春市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Ⅲ类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其中4-6月份连续3个月保持100%,水质综合指数连续3个月全省排名前2位,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安邦河、铁甲河2条河流获评第三批省级美丽河湖。
“十四五”期间,伊春市共有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13个,监测数据显示,1-6月,剔除环境本底影响后,苗圃断面、大丰河桥断面、挡石河冲锋桥等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清澈,无明显污染物。全市范围内国控断面水质稳定,无劣Ⅴ类水质出现,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也为伊春市生态旅游、渔业养殖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伊春市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锚定水质全优目标,系统谋划、协同发力,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治理实践中,伊春市创新构建“制度、工程、监管”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在制度方面,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对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力度;创新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入河排污口分级审批等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一河一策”方案,确保精准施治。在工程建设方面,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在监管方面,建立排污口三级巡查、跨界联防联控机制,为问题处置筑牢防线。与黑龙江省伊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立“监测预警—溯源诊断—联动治理”的闭环体系,依托水质“麻雀战”机制,在春汛、夏汛等特殊时段,以及水质出现异常波动时期,迅速启动全维度溯源排查机制,利用专业技术手段精准定位污染源头,协同开展污染溯源分析,通过定期水质会商实现问题的精准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水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同时,为持续深化治理成效,伊春市开展“治污清河”专项行动,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搭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将31家重点企业、32个国控、省控断面纳入实时监控,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动态管理,提升监管精准度,推动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下一步,伊春市将聚焦重点流域生态修复、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四大任务,依托智慧监管平台,抓好水质“麻雀战”工作,全力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