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5日电(王石磊 马冀)近期,哈尔滨市持续处于高温天气。自进入“伏天”以来,部分内分泌患者就高温天气下如何安全度夏提出疑问。对此,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爽指出,在三伏天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糖尿病患者面临“两高一低”风险,即高脱水风险、高血糖波动以及低血糖昏迷。老年患者由于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易陷入“少尿—高血糖—脱水”的恶性循环,甚至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甲状腺疾病患者因代谢率加快,更需警惕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发生。刘爽强调,主动饮水应超越口渴感,每日饮水量需达到 1500 - 2000 毫升;当大量出汗或血糖>10mmol/L 时,可补充淡盐水(500ml 水 + 0.5g 盐)以平衡电解质。
刘爽主任从饮食、运动、药物管理三个方面对内分泌患者进行专业指导:
一、饮食遵循“三替代一警惕”原则
(一)主食替代
用燕麦、糙米替代精制米面,以降低升糖负荷。
(二)水果优选
选择草莓、黄瓜等低升糖指数水果(GI<30),避免食用荔枝、芒果等高糖品类。
(三)蛋白质适量摄入
瘦肉、鱼类、豆类需每日适量摄入,避免过量蛋白质转化为血糖。
(四)严防食物变质
夏季是胃肠炎高发期,隔夜饭菜、生冷食物易引发腹泻,进而加重血糖失控状况。
二、运动秉持“择时择地”原则
(一)时段选择
避开 10:00 - 17:00 的高温时段,优先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
(二)项目推荐
可选择步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运动时长为 30 - 60 分钟,以微微出汗、不感疲劳为宜。
(三)防护措施
随身携带糖块以防低血糖,穿着浅色棉袜便于检查足部损伤,避免光脚行走。
三、药物管理与预警信号识别
(一)胰岛素储存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冷藏(2 - 8℃),高温易导致药效减半。
(二)血糖监测
每日至少进行 4 次血糖监测(空腹 + 三餐后),若频发低血糖(<4.0mmol/L),需及时调整用药。
(三)识别“隐性中暑”
冷汗、手抖、心慌可能是低血糖的征兆,应立即补充 15g 糖并检测血糖。
刘爽特别提醒,夏季足部护理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保持清洁干燥,蚊虫叮咬或微小破损都可能引发感染。若出现乏力、多尿、意识模糊等症状,须即刻就医。唯有进行科学管理,方能安然度过夏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