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龙江桦南:全龄友好新生态里的“朝夕相伴”
2025年07月23日 14:2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3日电(魏琳 徐嘉徽)在黑龙江省桦南县铁西社区,一场场充满温度的邻里互动正在悄然改变着社区的模样。这里,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年轻人的身影穿梭忙碌,孩童的嬉闹声此起彼伏——这是桦南县铁西深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邻里互助养老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铁西社区以“邻里十八匠-匠心伙伴计划”为抓手,创新开展“朝夕相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通过公益摄影、反诈宣教、数字助老等多元服务,打造“邻里互助、代际融合”的社区场景,让“一老一小”在温情互动中提升获得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光影为媒:一帧一景定格代际温情

  “您看这张油菜花背景的照片,衬得您气色多好!”在铁西社区的“油”才华主题摄影区,26岁的志愿者孙志妍正帮68岁的宋敏会阿姨调整坐姿。镜头里,老人穿着整洁飘逸的裙子,嘴角带着腼腆又满足的笑意;镜头外,年轻人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修图,老人则絮絮叨叨讲着过去的邻里故事。这样的温馨场景,是社区精心设计的公益摄影活动的日常。除了‘油’才华,社区还设置了“荷你在一起”等特色主题区,将党群服务中心的闲置空间改造成艺术共享平台。活动不仅提供化妆、造型、拍摄“一条龙”服务,还专门开设便民证件照窗口,解决居民办事时的照片需求。截至目前,已有260余位居民参与其中,累计拍摄家庭合影、个人写真等作品600余张,不少老人感慨:“没拍过这么好看的照片,还是和社区的年轻人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志愿者在为居民拍摄照片 魏琳 摄 

  在快门声与欢笑声的交织中,青年与老年群体打破了代际隔阂。年轻人教老人用滤镜修饰照片、用云相册分享给子女,老人则教年轻人缝补衣物、腌制咸菜,社区空间成了“生活智慧传习所”,邻里情在光影中悄然升温。

  科技赋能:AI反诈筑牢银龄防线

  “大家看,这张照片经过AI处理,能变成任何人的脸——骗子就是用这招冒充亲友借钱的!”在社区活动室,志愿者陈宇的演示让在场的老人们惊呼不已。结合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铁西社区创新“摄影+反诈”宣教模式,将科技体验与防骗教育巧妙融合。

志愿者为居民讲解电信诈骗 魏琳 摄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情景剧《一张照片的奇幻漂流》,生动演绎了骗子如何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视频、实施诈骗的全过程;在实操环节,老人们亲手用修图软件尝试“换脸”,直观感受技术漏洞背后的风险。71岁的车大爷在体验后说:“以前总听说AI诈骗,今天才算弄明白,以后可不敢随便发照片给陌生人了!”

  同步开展的“银龄数字课堂”更是人气爆棚。从电子相册制作到医院智能挂号,从养老认证到手机缴费,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方式,帮助50余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科技真正成为晚年生活的“好帮手”。

  长效治理:小而美服务绘就幸福图景

  “朝夕相伴”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是桦南县社区构建全龄友好生态的缩影。近年来,桦南县社区始终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导向,将基层治理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从“单向服务供给”转向“多元协同共治”。接下来,桦南县铁西社区将深化“邻里十八匠-匠心伙伴计划”,拓展“时光茶话会”“手艺传承坊”“代际学习圈”等新场景:邀请老教师开设“红色故事会”,组织非遗传承人教年轻人剪纸、刺绣,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社区微改造——“社区邻里口袋公园”建设,绿化种植、墙面彩绘等改造工作。通过这些“小而美”的服务,让每个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社区找到归属感。

  从光影定格到心灵贴近,从技术传习到情感共鸣,铁西社区用“朝夕相伴”的温暖实践,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正如居民李大爷所说:“社区就像个大家庭,年轻人想着我们,我们也愿意帮着年轻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这里,邻里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全龄友好”理念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鲜活样本。(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