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1日电(丁超)在佳木斯市沿江公园火车头广场,一座三人三马的铸铜雕塑静静矗立。神情坚毅的战士持枪跨马、目光如炬,彰显着“火场红孩儿”用生命守护绿色的坚定信仰。19.48米长的背景浮雕红色不锈钢与润白色的花岗岩交相辉映,在阳光下诉说着从剿匪护林到全灾种救援的70余载征程。这座“中国森警诞生地”之一的纪念雕塑见证着一支队伍——佳木斯市森林消防支队从“一人一马一杆枪”起步,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为守护3.27万平方公里林海“钢铁长城”的壮阔征程。

血脉:从烽烟中走来的守护者
浮雕上剿匪的硝烟尚未散尽,历史的指针指向1948年的合江省护林队。这支在动荡中诞生的队伍,起步于简陋的“一人一马一杆枪”,却肩负起守护三江平原万顷林海的重任。职业制、职业制与义务兵役制并存、现役制、隶属武警部队直至2018年披上“火焰蓝”成为应急救援职业制,五度变革的惊涛骇浪中,他们始终如浮雕上定格的身影般坚韧。1950年代清剿烟匪的枪声、1987年大兴安岭“5·6”火魔肆虐时连续28昼夜的血战、1998年松花江咆哮中用身躯封堵决口的堤坝……每一次危难,都是对“忠诚”二字最滚烫的淬炼。

淬火:林海烈焰铸就的“钢铁长城”
当浮雕上的火线蔓延至新时代,这支队伍已锤炼出令火魔却步的锋芒。“铁脚板”踏遍崎岖——2017年内蒙古那吉林场,官兵负重30公斤穿越无人区,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火长城;“山里通”智取火头——2022年“4·27”火灾中,“以火攻火”的战术划出精准隔离带,将百年松林从烈焰口中夺回。他们的战场早已超越林海:寒冬里为断水的火车站送去300吨救命水。浮雕上奔涌的洪流,正是他们“竭诚为民”的无声誓言。

薪传:永不褪色的精神基因
纪念碑下,新一代“火焰蓝”的足迹与浮雕上的历史重叠。政治建设的根脉深扎于东北抗联精神的沃土,“五学联动”机制让“对党忠诚”融入血脉;纪律的铁律锻造出“有排头就站,有红旗就扛”的血性。“人民好森警”刘义赤手空拳搏斗歹徒,以凛然正气诠释忠诚本色;“比武悍将”李云清挥汗全国森林消防技能赛场,用豪迈姿态勇夺竞技魁首;“全国最美家庭”冯岩倾注小家温情,凭无私大爱凝聚队伍力量。一座座精神丰碑,让“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的基因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如今,当晨曦掠过雕塑的铜鞍,新一代森林消防员的目光已投向更辽阔的战场。从“一人一马一杆枪”到“全灾种、大应急”的现代化救援力量,变的是装备与使命,不变的是融入城市血脉的忠诚。他们用脚步丈量林海的脉搏,用汗水浇灌北疆生态屏障的葱茏。在血与火、风与浪的考卷上,这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正以火焰蓝的荣耀,续写着守护绿水青山与万家灯火的壮美史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