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9日电(张榕珊 陈昕 徐梓桐 田鑫)万亩稻田,科技助农。八五六农场正以“数字水稻”书写着智慧农业的新篇章,用科技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

八五六智慧农业示范区 周思颖 摄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八五六农场拥有土地126万亩,播种120.5万亩。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农业科技在这里不断升级迭代。

八五六数字沙盘模型 张榕珊 摄
天空地一体化,构建智慧监测网
八五六农场的“天空地立体化监测系统”是其智慧农业的核心。八五六分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主管刘鹏飞介绍道:“天上的卫星通过多光谱识别,实时捕捉耕地与作物的肥料、长势数据;空中的无人机低空巡航,精准监测病虫草害与缺苗情况;地面的智能水阀、小型气象站和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则构成了物联网感知网络。”
天、空、地三者联动,让每一块土地都处于“精准管理”之下:哪块地需要精确补肥5斤,哪片田需针对性施药,哪处该补苗,系统都能给出精准指令。这套系统在2022至2023年间进入实验阶段,却已展现出强大效能。通过人工校准不断优化数据精度后,它将施肥施药成本降低近半,补苗等环节的人力成本大幅缩减,彻底改变了过去“凭经验判断、大面积操作”的传统模式。

八五六农场数字水稻田 张榕珊 摄
目前,卫星遥感已实现全场覆盖,无人机与物联网设备在重点示范田落地,相关技术正通过16家上市分公司向北大荒100多个农场逐步推广。
科技赋能,吸引人才共建家乡
在这片充满科技感的田野上,“00”后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的身影格外亮眼。通过直播讲解、现场VR导览,讲解员向来访嘉宾展示着126万亩土地上的“全域数字管理”——工作人员坐在家中,就能用手机实时监控每一块地块的情况。

“00”后讲解员展示八五六VR全景 张榕珊 摄
八五六农场宣传工作人员张雪茹说:“我是北大荒第三代回来建设家乡的大学生。我们现在也招大学生过来北大荒,他们以前总觉得这里偏,来了才知道有多先进。”越来越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正从全国各地回到北大荒,成为新一代建设者。

八五六农场展示的北大荒精神标语 张榕珊 摄
八五六农场用“数字水稻”证明:智慧农业不仅是提高产量的利器,更是科技强国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每一寸土地的数字化,都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