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8日电(吴昌林)冰雪雕非遗传承人、冰雪山水画传人张伟洪,其个人冰雪山水画展于7月17日在哈尔滨索菲特酒店大堂启幕。展览既是其艺术生涯的系统展示,更以笔墨呼应“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冰城夏都”融入冰雪艺术的别致意韵,成为“哈尔滨之夏”文化活动的一抹亮眼亮色。


作为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的嫡传弟子,张伟洪深耕冰雪艺术数十载,既赓续“冰雪画派”对北国风光的诗意诠释,又以冰雪雕非遗传承人的独特视角,让笔下冰雪世界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作品中对冰棱肌理的每一寸皴法,都凝结着精微体察;对雪原苍茫的每一抹留白,都透着深刻体悟——这正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艺术表达:冰雪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生态资源,更是承载地域文脉、孕育精神价值的“宝藏”。

哈尔滨素有“冰城夏都”之誉,冬日冰雕雪塑如梦似幻,夏日松花江畔清风送爽,四季皆景的特质让这座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此次张伟洪选择在盛夏办展,恰是对“冰城夏都”内涵的鲜活注脚:冰雪文化从不局限于寒冬,它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突破季节藩篱,成为贯穿全年的城市符号。当“哈尔滨之夏”的悠扬旋律在中央大街回荡,当太阳岛的绿意与松花江的波光交织成夏日画卷,张伟洪的冰雪山水便在此时铺开——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在盛夏蝉鸣中,依然能触碰冰城的灵魂肌理,感受“夏都”里的“冰雪记忆”,让“冰天雪地”的魅力在“绿水青山”的夏日里永续绽放。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深意,正在于让冰雪资源从自然景观升华为文化 IP,从生态财富蜕变为发展动能。张伟洪的创作始终扎根这片黑土地:他画大兴安岭的雪压青松,是在镌刻生态之美;他绘松花江的冰封与消融,是在诉说资源之韵;他笔下冰雪中的猎户、渔翁,是在传递人文温度。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冰雪资源多重价值的挖掘——当游客在画中读懂冰雪的灵秀,便会更向往亲赴这片土地,感受真实的冰天雪地;当市民在笔墨中重温家乡的韵味,便会更珍视这份独特的文化财富。这种“艺术-文化-文旅”的链条,正是对“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作为“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此次展览更添一层深意:它让高雅艺术走进城市公共空间,让索菲特酒店大堂成为文旅交融的窗口。南来北往的旅客或许因一场展会、一次旅行驻足,却能因这满墙冰雪山水读懂哈尔滨的基因——这里的夏天有凉风,冬天有冰雪,而艺术让四季的美在此相遇、相融,成为拉动消费、凝聚人心的“文化软实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