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龙江省抚远市:燃情夏日鱼跃龙江 中俄共谱界江生态新篇
2025年07月16日 15:4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6日电(刘璐)7月15日,“燃情夏日 鱼跃龙江”—2025年中俄边境水域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抚远市黑龙江畔启幕,15万尾达氏鳇、30万尾史氏鲟鱼苗及100尾3龄达氏鳇顺流跃入母亲河,开启自然生命旅程。

  赫哲族群众的歌舞表演拉开活动帷幕,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者载歌载舞,尽显对母亲河的敬畏与热爱。放流现场,大家小心翼翼的将一袋袋鲜活的鲟鳇鱼幼鱼放入引流槽,一尾尾鲟鳇鱼苗在人们的目送下欢快地顺流跃入江中,伴随着水欢鱼跃,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音符。

  杭州知青张玉华曾两次参与抚远放流活动,激动地说:“2017年我们来到抚远也参加了放流,今年2025年也参加了这次的放流活动,这次呢,比2017年的更壮观更雄伟,这次呢,放流的主要呢是保护野生动物鲟鳇鱼的发展做出贡献。”

  抚远市民孙钦杨说:“当我将鱼苗放入黑龙江的那一刻,像是把希望送回了母亲的怀抱。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放流活动,更是和母亲河的对话,让我学会了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守护它的生生不息。”

  作为黑龙江上下游的旗舰物种,达氏鳇和史氏鲟是中俄联合保护的核心水生动物。为科学评估放流效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提前对20%的鱼苗进行了标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绍戊说:“我们农村部现在每年都会对这些增殖放流活动,进行一个后评估,通过回捕、标记等检测,来确定我们的增殖放流的效果。通过这种增殖放流活动,对于我们巩固整个渔业资源的这个生物多样性,包括维护这种水域生态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的。”

  抚远市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是鲟鳇鱼的主要产地,被誉为“中国鲟鳇鱼之乡”,因水质变化、过度捕捞等原因,野生鲟鳇鱼曾数量锐减。近年来,中俄以界江为纽带深化合作,通过联合保护、合理利用,共同将两江建设为和谐、友谊、合作的边境水域,守护沿岸渔民共同家园。

  俄罗斯阿穆尔流域管理局局长杰尼斯·克雷洛夫表示:“1994年我们两国就开始了在渔业资源保护方面的合作,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红河委员会议,今年在昆明我们举办了第33次会议,后续还会有很多种活动安排,我们双方共同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资源。”

  一直以来,抚远市委、市政府将鲟鳇鱼保护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位置,以“零容忍”态度严打非法捕捞,构建“捕、养、繁”全链条保护体系,通过人工繁育技术突破实现濒危物种种群复壮。抚远市每年开展多次放流活动,不仅筑牢了黑龙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更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支点,推动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闭环,促进自然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

  抚远市水产局局长朱翥说:“近几年随着我们这个增殖放流的力度增加,我们累计放流大马哈鱼苗4000多万尾,鲟鳇鱼苗429万尾,今后,我们将加大渔业资源保护的力度,加强增值放流的数量和品种,我们将持续打击非法捕捞和这个非法捕具。我们将以政治化保护渔业资源为带动,促进我市的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