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河市爱辉区利用无人机遥感 为农业调查插上“科技翅膀”
2025年07月10日 13:1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0日电(范基魁 于淼)七月盛夏,黑河市爱辉区田野间绿意盎然,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正处于田间管理关键期。为精准掌握农作物种植情况,连日来,爱辉区运用农业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获取调查样方内农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等影像数据,为后续粮食产量预估和农业决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图为爱辉区幸福乡下二公村样方测量地块农田航拍)

  在爱辉区幸福乡下二公村和上二公村的样方测量地块,无人机作业场景有序上演。工作人员熟练地完成螺旋桨安装、电池更换、摄像机调试以及遥感飞行路径加载后,无人机缓缓升空,在蓝天与绿野间穿梭巡查。爱辉区统计局工作人员借助无人机搭载的高清镜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对下方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全方位拍摄。这些珍贵的拍摄数据,将成为秋季爱辉区粮食产量统计的关键依据。

(图为正在工作中的农业遥感无人机)

  据了解,在各类主要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期,爱辉区统计局会对省里抽选的20个村、60个样方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无人机遥感测量,为秋粮测产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爱辉区统计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无人机遥感测量作业)

  为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测量工作全面覆盖,区统计局在完成无人机遥感测量后,还将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对于无人机禁飞的地块进行实地踏查,力求真实准确呈现每个样方地块的主要粮食作物,保障统计工作高效、精准推进。

  自7月初开始,区统计局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和对地调查工作要求,借助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综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测量与PDA设备,精准获取特定范围内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种植变化等影像数据,实现了农田地块的精准识别与面积测算,有力保障了主要粮食作物种类和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图为正值田间管理期的玉米样方测量地块)

  “以前采用人工测量,周期长、效率低,现在通过无人机遥感测量,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还大大提高了农作物面积和种类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区统计局工作人员王强说道。

  科技赋能农业,数据引领发展。近年来,爱辉区以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为重要抓手,为农业调查统计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未来,这些通过科技手段获取的精准数据,将持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