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水陆空”立体救援 哈尔滨消防开展防汛抗洪实战演练
2025年07月03日 20:0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3日电(隋全超)7月2日,哈尔滨市消防救援队伍防汛抗洪抢险综合实战拉动演练在阿城区平山镇西泉眼水库展开。208名指战员、1040台(套)装备在松花江水系上演“水陆空”立体救援,激流水域、山岳绳索、潜水救援、城乡排涝等专业队伍紧密聚焦实装、实景、实战的需要,以实战、临战、谋战的姿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可能引发的重大灾害事故风险。

  本次演练在总结近年来抗洪抢险救援典型案例基础上,结合人员转移、车辆落水、大功率排涝、紧急脱困等实战经验,科学设置演练科目,采取临场与计划相结合,拉动与预案并用的形式进行,是一次对全市水域救援专业队伍实战水平和临机处置能力的全面检阅,成功交出科技赋能背景下综合性应急救援的“冰城答卷”。

  演练设定阿城区遭遇特大暴雨,西泉眼水库超蓄洪阈值,桥梁损毁形成救援孤岛,大量人员落水待救。支队启动应急响应,调集重型水域救援专业队、站级分队,联动凯达航空、蓝天救援、三大运营商等社会力量赶赴现场。

  精准技术应用实录

  开展无人智能侦察。大疆M350航磁探测无人机对落水车辆进行20分钟精确定位,对沉没车辆等含金属的物体进行精度在10厘米的精准定位;救生抛投无人机突破气象干扰,通过操作手抵近悬停与精准定位操作,高空精准抛投救生圈,为落水人员构筑起“第一道生命防线”。

  构建立体救援网络。多波束声呐无人船实时回传水流、水深及目标物动态信息,自动生成厘米级水下三维图像,辅助救援团队快速制定方案,大幅提升决策效率;调集EC155型直升机开展绞车救援,有效填补辖区高空快速投送与立体控火的能力短板,有力开创“地空联动、平战一体”的应急救援新模式;实施大功率排涝攻坚:双泵远程供水系统串联作业,9门移动水炮同步强排,以“远距调水+洪涝秒泄”破解“远距离水源获取、大范围积水清除、保持持续作战能力”难题;部署龙吸水消防车,通过子母车协同配合,凭借其吸排水量大、性能可靠、耐用性强的特点,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压力。

  核心科目实战呈现

  舟艇编队搜救行驶。运用“首船探路、航道标定、编队协同、梯次行进、环形迂回、手势哨音”等技战术措施,通过“箭头形”“一字型”“S型”编队队形梯次变换,有效考验驾驶员和船艇协同的综合动态操控能力。

  翻舟自救演练。消防救援人员利用过往经验在20秒内完成舟艇扶正并全员登艇,进一步提升消防救援人员在复杂水域环境中的自救能力,以及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的过硬心理素质。

  综合搜救打捞。潜水员采用“定位圆形搜索技术”,以落水点为圆心进行360度螺旋探摸,配合水下打捞袋起浮沉车。

  离心力救援。救援艇以船尾为轴心快速旋转舟艇,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压低船舷,配合救援人员将落水者救至船内。

  多技术联合实施救援

  IRB活饵救援。系绳保护下的救援人员以攻击式泳姿抵近溺水者,利用充气式救援艇的机动性和团队协作,实现快速、可控的激流近距离救援方法。

  绳索横渡系统。针对有无意识、能否配合的孤岛被困人员,分类开展“T型救援”和“担架救援”,通过水域+绳索的混合编组、联合训练,实现复杂灾情下1+1>2的救援效能,交出“水陆两栖”尖刀力量般的实战答卷!

  桥降救援。从桥梁或高空结构物顶部,通过绳索技术垂直下降至水面,对落水者或受困人员进行快速营救的战术行动,具有突破地形限制、响应速度极快、精准定位施救的优势。

  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将以此次演练作为主汛期来临前的热身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