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
黑龙江抚远:村民暖心救助受伤天鹅 多方联动绘就生态守护画卷​
2025年05月26日 19:0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26日电(吴金凤)春日的黑土地上,一场跨越人与动物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近日,抚远市寒葱沟镇红丰村村民林泽松在春耕耙地时,于田垄树梢间发现一抹摇曳的白羽 —— 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因翅膀受伤被困枝头,林泽松立刻放下农具,第一时间通过家庭群发出救助讯息。​

  爱心接力:从田间地头到专业救护的生命通道​

  消息迅速传递,抚远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林美娇接讯后,即刻启动应急联络机制,拨通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的救助专线。保护区工作人员闻令而动,携专业救护设备与社工协会成员组成联合救援小组,驱车疾驰赶赴现场。此时的林泽松已将天鹅安置在避光避风的棚舍,用清水和柔软草垫为它构筑临时“安全屋”。当救援人员接过这只重约5公斤的白羽精灵时,不禁为村民的专业保护意识点赞:“伤口处理得当,为后续救治争取了黄金时间。”

  生命回响:从羽翼伤缺到蓝天归航的希望之光​

  在三江自然保护区救护站,兽医团队通过细致检查发现,天鹅右翼主飞羽根部因外力撞击造成肌腱损伤。经过消毒包扎、营养补给的系统性治疗,这只体长近 1.3米的短嘴天鹅已能自主进食,受伤部位的水肿明显消退。保护区工作人员透露:“待飞羽再生周期完成,我们将在适宜湿地开展野化训练,预计今夏便能让它重返迁徙队伍。”

  这场跨越 12 小时的救助行动,串联起农民、社工、保护区工作者的守护链条:林泽松用 “看见即行动”的朴素善意,践行着“万物有灵”的生态伦理;社工组织以“分钟级响应” 的专业效率,搭建起民间救助与官方保护的衔接桥梁;保护区则用科学救护体系,为野生动物撑起生命延续的保护伞。正如林美娇在救助日志中所写:“当耕犁与羽翼在黑土地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偶然的救援,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那片曾见证天鹅受伤的田垄已泛出新绿,而更广阔的蓝天下,正有越来越多像林泽松这样的“生态守护者”,用行动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