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9日电(记者 史轶夫)“截至2024年底,我省开出全国首张公共卫生医师处方”“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即将落地”“亚冬会公共卫生保障获国际点赞”黑龙江省疾控局副局长宁国红如是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9日举行“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自2024年1月独立运转以来,这场以“大卫生、大健康、大疾控、大监督”为内核的改革,正让疾病防控的“龙江模式”焕发出新活力。

体系重塑:从“单打独斗”到“全省一盘棋”
改革首战聚焦体系重塑。省疾控中心率先“动手术”:编制重新核定,30个内设科所优化调整,核心职能全面强化。市、县层面更上演“化学融合”——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机构全部整合,建立监督监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1+1>2”的目标。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建立卫生健康与疾控行政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制修订工作制度50余项,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功能完备的疾控工作新格局。

机制创新:跨境联防与“处方权”破题
始终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巩固扩展全省“三公(工)”协同流调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口岸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有效降低传染病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风险。在医防融合机制探索上,推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成立公共卫生科,选取了4个市(地)11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总结大庆油田总院“五融合”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2024年12月,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卫生院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标志着公卫医师从“幕后监测”走向“临床决策”前台。
能力跃升:从“硬件升级”到“铁军锻造”
依托省疾控中心建设的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即将正式落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获得批准并成为七个国家级食品特色实验室之一,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功能建设日趋完善。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强化,1人入选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分领域选聘10名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建立“传帮带”机制,共培养公共卫生人员1126名。140支基层应急小分队在187次演练中锤炼出“2小时响应”速度。在第九届亚冬会期间,这支“疾控铁军”交出亮眼答卷,获得亚奥理事会和多国代表团的高度赞誉。
防控实效:数据背后的健康守护
翻开2024年龙江疾控的“健康账本”,一组组数据传递着安全感:68期监测周报织就传染病“天网”,16次健康风险提示让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始终在低水平波动,结核病治疗成功率达96%,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90%以上。在校园健康战场上,28所小学的爱眼科普长廊成为“中小学健康科普示范点”,为25万中小学生开展近视、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
“改革不是终点,而是疾控现代化的新起点。”省疾控局将以推动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绘制“十五五”规划蓝图,深入实施疾控强基工程,不断提升核心能力。这场始于体系、成于创新的改革,正让黑土地上的疾病防控网越织越密,为龙江百姓构筑起更坚实的健康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