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31日电(徐茂东)“升弓!”3月31日清晨,齐齐哈尔机务段检修库内,随着HXD3CA-8877号机车的机械运转声响起,受电弓缓缓升起。33岁的电器班组工长李海洋熟练地将管型测力计钩在受电弓上,这是他带领团队今年进行“季节性体检”的第126台机车,也是他们打响的又一场“机车健康保卫战”。

作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齐齐哈尔机务段的“电路诊断专家”,李海洋所在的检修车间承担着段内88%,192台机车的“健康体检”重任。这支26人的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却肩负着滨洲、牙林、嫩林等线路中欧班列、山区公益“慢火车”等重要运输任务的机车检修工作。每一次检修,都关乎千里铁道线的货物运输安全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换季体检”工作启动前,该段创新采用“一车一档”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JMIS机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每台机车建立完整健康档案,这份档案就如同机车的“专属病历”,从部件更换记录到检修工艺标准落实、作业质量控制等一应俱全,方便检修作业人员更精准地排查机车在极端天气下可能潜伏的“季节病”。

在检修现场,李海洋全神贯注地对受电弓进行压力检测。受电弓升弓压力正常范围需保持在75至80N之间,升弓高度也有严格标准,一旦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机车电力获取,进而危及运行安全。李海洋一边擦拭着绝缘瓷瓶,一边介绍:“我们的工作,从专业角度来说,涉及对机车电器、动力等多个关键部位的全面检测与维护,确保各部件性能符合运行标准。大到辅助变流柜、高压柜这类核心‘大器官’;小到热水壶、接地开关这些‘末梢神经’,每个电器部件都不容有失。”
经过寒冬零下40多度的极寒考验,这些机车即将面临夏季高温的新挑战。李海洋团队创新采用“望闻问切”诊断法,通过目视检查外观、监听设备异响、询问运行记录、测量电路参数,确保不放过任何隐患。截至目前,团队已发现并处理故障67件,整修合格率保持100%。

“让每台机车都健健康康上线,是我们的责任。”李海洋俯身检查电路接头时坚定地说道。他身后,整齐排列的检测仪器和详实的检修记录,默默见证着这个“电路神医”团队的专业与担当。随着检修作业的完成,机车缓缓驶出检修库,李海洋和工友们又投身到新的检修任务中。这群守护钢铁巨龙的“医生”,正用他们的担当,为万里铁道线注入无声的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