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28日电(吴昌林)清明节日益临近,连日来,香坊区各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3月26日,通乡街道粮库社区开展“社区清明行文明祭扫风”主题宣传活动。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宣传文明祭扫知识。线上,网格员通过居民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转发文明祭扫倡议及相关信息,介绍文明祭扫的意义与具体方式,积极引导居民开展“云祭祀”活动。线下,社区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风筝绘制放飞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网格员们精心绘制风筝,图案丰富多样,有五彩斑斓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可爱的卡通形象。绘制完成后,大家前往广场与居民们一同放飞风筝。风筝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巧妙地将清明的哀伤与春日的生机融为一体。同时,网格员深入辖区向居民发放《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现场讲解传统祭扫方式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与环境污染问题,倡导居民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庭追思会、网络祭祀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以绿色、环保的形式缅怀先人。

通乡街道热电社区网格员积极行动,深入辖区开展云祭扫宣传活动,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网格员深入辖区九小门店,向店主和顾客发放宣传资料,并介绍云祭扫平台的操作与优势。在一家小超市内,网格员为店主李大姐演示了云祭扫平台的使用方法,讲解道:“李大姐,云祭扫不仅环保便捷,还能规避现场祭扫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让您随时随地缅怀亲人。”李大姐听后,认可道:“这个方式确实好,既方便,又契合当下环保理念。”宣传过程中,网格员主动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居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确保居民对云祭扫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香坊区新成街道东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清明时节祭英烈手作菊花寄哀思”清明节主题活动。活动中,首先志愿者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手工菊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示制作。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居民们热情高涨,专注地学习剪纸制作的技巧和方法。随后,大家开始剪纸、涂胶、折叠,不一会儿,一朵朵菊花已初现雏形。菊花的花语是“怀念”,大家制作的每一朵菊花都表达了对英烈的崇敬及哀思。
3月26日,香坊区通天街道油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以“文明祭祀,绿色追思”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传统祭祀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不仅容易引发火灾,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后,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网络献花这一新型文明祭祀方式的操作方法和意义。居民们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指定的祭祀平台,即可为逝去的亲人创建专属的网上纪念馆。在纪念馆中,不仅可以献上虚拟鲜花,还能撰写悼词、上传照片,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工作人员还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网络献花的操作。感慨道:“这种方式既环保又安全,还能随时随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真是一举多得。”
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们了解了网络献花这一新型祭祀方式,更在社区内营造了文明祭祀的良好氛围。
此外,健康路街道电业社区等社区也通过开展“绵绵哀思文明追忆”主题宣传活动等,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