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7日电(记者姜辉)“作为来自网络安全专业领域的委员,我和团队一直持续关注随着像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和研究大模型技术应用,和新技术、新场景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对安全技术产生的增益问题。”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接受中新网采访表示,安天科技在实践中,构建实践样本,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网络安全的垂直应用。

创业初期,安天团队准确预判计算机病毒(恶意代码)的检测需求会从主机场景扩展到网络流量全IT场景,在2002年攻克骨干网场景下进行高度病毒检测的技术难题,同时从检测机理上绕过了国际先发企业的“伞型”专利,相关技术不仅支撑了国家的重点工程,也对国际主流安全企业实现了反病毒引擎授权出口。2010年后,安天科技全面加快移动侧反病毒引擎技术研发,在2013年实现了全球最强的检测能力,获得AV-Test移动设备年度最佳保护奖,是首个获得国际顶级测评奖项的亚洲厂商。目前安天引擎已经基本内置于所有国产手机品牌,为提高手机终端基础安全能力做出了贡献。
2024年,安天科技发布澜砥VILLM垂直大模型,采用字节嵌入结合生成式技术直接理解二进制数据,打破了当前开源大模型和商业模型擅长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和音视频,不适合进行二进制分析的局限性,同时在模型可处理的上下文大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当前广泛应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受词表的长度内容等限制并不适用于二进制原始数据处理分析的问题。
“恶意代码样本多数二进制文件,而且普遍使用加密、混淆、等效替换、伪装等技巧。与此同时,恶意代码分析检测,又必须高度精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运维事故。我们的澜砥大模型会和我们的安全引擎工程体系融合在一起。”肖新光介绍说,2024年底,澜砥威胁分析垂直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首个获得该领域备案的威胁检测类的生成式算法。
肖新光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继续围绕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一些热点问题展开思考,在如何确保在信创发展中网络安全建设能同步推进、如何在推动创新做好历史欠账的补课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