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指尖跃动29载,温暖漫漫归程
2025年02月19日 16:0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19日电(隋彩霞)2月18日上午9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站售票窗口前,已然排起了一条长龙。“我要去白城,车票多少钱?”面对旅客们接连不断的询问,售票员王艳敏一边耐心作答,一边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敲击着,行云流水般完成各项操作。

  这不过是50岁的龙江站售票员王艳敏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片段。在长达29年的售票生涯里,她练就了一双快手,这位“活地图”累计售出车票百万余张,却依然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以前春运期间,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几年,到窗口排队买票的人少多了。”在这方寸窗口坚守29年的老铁路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为万千旅客铺就归途,也见证了铁路春运的不断变迁。

  老售票员都记得那个"铁皮箱里的春运":木制票格堆满窗口,《里程票价表》翻得卷边,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当年卖错张卧铺票,得赔半个月工资。"王艳敏抚摸着珍藏的日期戳回忆。为了熟记全国结算站,她曾把全国铁路示意图贴满卧室墙壁,连炒菜时都在默背站名。正是这般"笨功夫",为她在工作上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计算机售票之初,窗口买票的人依然很多,王艳敏总是手忙脚乱,还经常打错站名,只能自己赔钱弥补失误。为了提高售票速度,给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她跟着孩子重新学习拼音、练习五笔打字,从最初的“一指禅”,逐渐练到了能够“盲打”,车票随打随出,售票时间从几分钟大幅压缩到几十秒。她常说:“售票工作想要做好,收钱、点票这些环节都至关重要。”

  当互联网购票浪潮席卷而来,大多数旅客选择在网上购票或是通过自助售票机买票。在龙江这个小县城,仍有许多中老年人习惯在售票窗口购票。王艳敏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服务方法。她凭借专业的铁路客运知识,为旅客详细解答各种问题,总能让旅客满意而归。她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在当地老年旅客中口口相传,很多老人宁愿多等几天,也要在她当班的时候来买票,就为了感受那份贴心的关怀和温暖的笑容。

  去年临近春节,家住龙江县的王大爷老两口,打算去杭州孩子家过年。孩子在网上没买到车票,老两口急得不知所措,便来到车站售票窗口碰碰运气,恰好王艳敏当班。王艳敏对车次、时间、票价、换乘站等信息了如指掌,短短几分钟,就帮老两口规划出了最佳乘车路线,老两口不禁连连称赞。今年春节期间,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准备乘车回齐齐哈尔,买票时却发现手机支付功能被锁定,兜里又没带现金,眼看着火车就要进站了,王艳敏毫不犹豫地帮她垫付了车票钱。几天后,这位旅客带着孩子专程来把钱还给王艳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让售票窗口变成了传递温情的驿站。

  "王姨,这是我娘让捎的粘豆包!"常来购票的快递小哥放下保温袋就跑。这样的"甜蜜突袭",在王艳敏29年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即将退休的她,看着熟悉的售票室,以及来来往往的旅客,她的心里满是亲切与不舍。“作为一名老售票员,能看到铁路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感到无比自豪。”(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