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19日电(记者 史轶夫)19日,哈尔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哈尔滨市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侨联青年委员会会长、哈尔滨宝龙工业装备配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晖建议,原中东铁路老黄房子投入商用,打造哈市旅游打卡新片区。

哈尔滨自1898年开埠以来,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历经百余年发展,留下很多历史建筑。在哈市东起交通街,西至海城街、公司街,南起木介街、繁荣街,北至联发街、西大直街、花园街,这一街区中的黄色砖石结构的老房子,是中东铁路各级俄国员工的住宅,建造之初,即以黄色为基调的色系装饰。
张宇晖代表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该处建筑已得到保护,但并未过多投入商业使用,大大浪费了我市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为此,张宇晖代表建议:为该区域起名为“中东铁路俄罗斯家属区”或“哈埠古韵”(“哈埠”是哈尔滨的别称,体现了地域特色;“古韵”则强调了老黄房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韵味)。
同时,张宇晖代表建议,在不破坏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该处保护建筑进行合理化升级改造,发展兼具浓厚现代商业气息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商业区,打造哈市旅游打卡新片区。
保护与利用并重。在商业化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历史建筑的安全和完整,避免在改造和运营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同时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内部和外部空间,开展与文化、旅游、餐饮等相关的商业活动。例如,可以开设主题餐厅、茶馆、书吧、咖啡馆、简餐、艺术展览馆等,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消费和体验。例如,成都太古里、宽窄巷子,香港荷南美食区,上海新天地、思南公馆,重庆新天地,北京后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等,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借助饱含人文情怀的历史建筑,经修缮后作为多种商业场所使用,不仅成为了城市核心商业区的新地标,更开创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新形式。
突出文化特色。老黄房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挖掘和整理这些文化故事,将其融入到商业化运营中。例如,可以设置历史文化展览馆,展示老黄房子的历史变迁和相关的文物资料。依托老黄房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可以开发以老黄房子为题材的文创特许产品,如明信片、纪念品等,增加游客的购买欲望。
优化商业布局。为了提升游客和市民的体验感,可以完善老黄房子周边的配套设施。例如,增设休闲座椅、欧式路灯、花坛等,营造浪漫舒适的氛围;同时,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停车服务,方便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在商业化运营中,可以引入多元业态,形成集聚效应。例如,可以引入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书店等,满足游客和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提升老黄房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对老黄房子进行宣传推广。例如,可以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和宣传海报,展示老黄房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同时,可以邀请网红和知名人士前来打卡和体验,扩大老黄房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与旅游机构、酒店、航空公司等开展合作营销,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和联票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招商过程中要秉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提升招商工作的公信力和效率,吸引更多优质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老黄房子的商业化运营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区发展。例如,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可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项目,提升老黄房子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