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14日电(记者 史轶夫)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力备受关注。低空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新兴经济形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对于低空经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低空经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尚不明确。如低空经济如何与传统的交通、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相融合,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空域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协同发展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发挥低空经济的优势,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西涛,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系统性构建低空生态融合综合体系:开辟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航道
应系统性构建低空生态融合综合体系,在城市高层建筑外立面上精准安装具备高度智能化与生态监测功能的绿植模块以及小型生态栖息地。这些设施集成先进的环境感知传感器阵列,能够实时、精确地监测空气质量、微气候参数、生物多样性指标等生态关键数据,为低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提供全方位、高精度的生态数据采集节点。为低空飞行器配备基于纳米科技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微型生态维护设备。例如,通过智能算法精确控制水量和肥料的投放量,实现生态维护的高效化与精准化。通过与城市的智能生态管理系统进行深度联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调控。
二、精心打造低空文化艺术动态长廊:铸就城市文化魅力新巅峰
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低空文化艺术动态长廊。在飞行器上搭载基于高分辨率显示技术与数字艺术创作平台的灯光和投影设备。运用先进的光场显示技术与虚拟现实创作工具,在夜空中生动地展示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艺术作品、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以及富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意。
举办融合多种前沿科技的低空艺术表演活动。例如,结合增强现实技术与体感交互技术的空中舞蹈表演,舞者通过穿戴智能感应设备,与飞行器的灯光和投影效果进行实时互动,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利用无人机编队与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系统进行的音乐演奏,通过精确的编程控制与智能音乐生成算法,无人机编队在空中演奏出富有情感与创意的旋律,与地面的音乐表演相互呼应,铸就城市文化魅力的新巅峰。
三、全力构建低空应急救援高效枢纽:构筑城市安全保障新体系
建立低空应急救援枢纽,为低空飞行器配备基于先进医疗技术与智能救援系统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救援工具。例如采用微型机器人技术与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医疗急救设备,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快速诊断、精准治疗与远程医疗指导。飞行器上搭载具有高灵敏度传感器与高速通信模块的信息采集与传输设备,实时传输现场情况和伤者生命体征数据,为后续的医疗救援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的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快速调度和路径规划,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加强低空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决策能力,构筑城市安全保障的新体系。
四、全面构建低空数据交互智慧中心:开创城市管理决策新境界
构建低空数据交互智慧中心,以低空飞行器作为城市数据采集的重要移动节点,配备基于高性能传感器网络与边缘计算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实时采集城市数据,包括空气质量、交通流量、能源消耗、建筑物结构安全、社会经济活动等多维度关键指标。采用先进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架构,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低空数据交互智慧中心进行深度分析处理。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复杂系统建模等技术手段,对城市数据进行全面挖掘和深度分析,为城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前瞻性的科学依据。开发面向市民的智能移动应用程序与城市信息交互平台,使市民能够通过特定的设备接入低空数据交互智慧中心,便捷获取实时的城市信息和优质公共服务,实现城市管理与市民生活的紧密互动、协同发展,开创城市管理决策的新境界。
五、积极开创低空共享经济创新模式:探索城市资源利用新途径
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的低空飞行器共享平台。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透明等特性能够确保共享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公平性,保障用户的权益。通过共享平台租用低空飞行器,满足市民日常出行、旅游观光、商务活动等多样化需求。鼓励个人和企业将闲置的飞行器投入共享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完善的共享经济监管体系,制定严格的飞行器安全标准、运营规范与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共享平台和用户的监管,确保低空共享经济在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开展低空共享经济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与合作机制,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