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3日电(李盼)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及脑中风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绝大多数脑中风是脑血管缺血所引发。证据表明,约20~40%的脑中风与颈动脉闭塞病变有关。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及颈动脉支架置入能显著降低有症状颈动脉狭窄≥50%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脑中风发生率。
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再次成功完成两例高难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现技术上的新突破。帮助患者清除堵塞颈部血管的“垃圾”——粥样硬化斑块,让患者的颈动脉“畅通无阻”。

图左:手术前狭窄的颈内动脉
图右:手术后恢复畅通的颈内动脉
63岁的王先生因严重头晕导致行走不稳,走路时身体总是向一侧倾斜,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多次求医无果后,他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就诊。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房副主任于海艳、医生许芳在接诊后仔细分析病情,并建议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冯宝峰为其进行脑血管造影后,发现该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等于99%,有严重的脑缺血表现且存在极高的脑中风风险。由于患者的情况十分危险,在邀请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科系特聘专家、哈医大二院李瑞岩教授会诊后,详细分析了患者病情并评估血管条件。考虑到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结合病人颈内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等情况,李瑞岩教授认为应为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前,李瑞岩教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房的专家们经过认真讨论和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由于该患者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手术中极有可能存在斑块或血栓脱落引起远端栓塞,术后有发生中风风险。同时在血管开通后,脑血流量迅速增加,可能出现过度灌注而引起脑出血等情况。对此,专家们制定了详细的突发事件预案。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李瑞岩教授和冯宝峰医生共同为患者进行手术,顺利切除颈内动脉狭窄处斑块,最大限度的恢复动脉血流,成功降低了患者出现脑卒中的风险。
术后第一天,患者头晕症状就明显好转;术后第四天,患者就可以离床行动,没有发生走路偏斜情况,没有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第七天,王先生带着激动和感激的心情康复出院。

支架手术和剥脱手术对比图
和王先生一样,63岁的陈先生也同样饱受头晕、肢体麻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困扰。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房治疗时,接受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陈先生的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等于90%,且有严重的脑缺血表现。
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经李瑞岩教授会诊并认真研判后,决定为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中,医生们发现患者存在复杂的颈静脉变异血管,极容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从而危及生命,进一步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在李瑞岩教授精湛的操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晕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近年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科系脑血管病治疗团队经过认真探索研究,成功开展了多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和开刀手术治疗,为患者解除病痛。使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的诊治上更加完善及规范,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稳步、健康发展,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