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垂体瘤让27岁少女“貌若两人”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助其“重焕新生”
2024年12月13日 17:0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13日电(刘璐)“大夫、您看看我脸越来越大,后背粗了,身上还长了这些紫色的瘢痕,朋友都说不认识我了,嘤嘤嘤!”27岁的李女士近几年逐渐出现面部及身体肥胖、面部潮红、腹部紫纹,最初没当回事。最近几个月上诉情况愈来愈严重,几年不见的朋友因为“长相”变了,都不认识她了,让她有些慌张了。经多方打听,她找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孟祥喜副教授,原来是患上了ACTH型垂体大腺瘤引发的库欣综合症。

  “经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患有垂体瘤,术前血ACTH值显著升高、已达150ng/L( 正常值 7.2-63.3 ),可以诊断为ACTH型垂体大腺瘤。”孟祥喜副教授介绍,该肿瘤最大径达 2.3 cm,如若放任其生长,持续高ACTH分泌会对患者各个器官造成影响,继而出现继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应尽快手术治疗。

  经过缜密的手术前准备,孟祥喜副教授团队为李女士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瘤切除手术,术后影像可见肿瘤已被完全切除,无残留,血ACTH也恢复至正常水平, 术后半年患者样貌、体态恢复至正常人外观。半年后患者样貌、体态恢复至正常人外观,为李女士彻底解除了病痛。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它通过鼻腔神经内镜,无需开颅,直接抵达垂体瘤部位,进行肿瘤切除。”孟祥喜副教授介绍,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组织,精确操作,彻底切除肿瘤,同时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疼痛轻、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该术式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神经外科二病房王宁教授表示,根据垂体瘤内分泌功能的不同,垂体瘤常见以下四型:ACTH型、生长激素型、泌乳素型、无功能型。ACTH型患者表现为库欣综合症,常见的为满月脸、面部潮红、水牛背、皮肤紫纹等。生长激素型患者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增高,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患者手足、口鼻等异常增大;心脏异常肥大,易发生心衰。泌乳素型女性患者典型表现为闭经、泌乳和不育,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欲减退、性功能低下、体毛稀少。可见垂体腺瘤如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终将危及患者生命。

  神经外科二病房主任杨光教授介绍,垂体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对患者神经系统及全身器官均可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损害;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具有痛苦少、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该术式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孟祥喜副教授提示广大患者,垂体瘤常见临床表现有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患者常先就诊于神经内科、眼科、内分泌科,在就诊过程中走了“弯路”;所以当发生不明原因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内分泌功能障碍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以免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孟祥喜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垂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垂体瘤手术例数已俞1000余例。

  擅长运用微创、内镜手术技术治疗垂体瘤、脑膜瘤、垂体囊肿等鞍区肿瘤;擅长运用微创、内镜、显微手术技术治疗脑出血、颅脑外伤、脑肿瘤(如胶质瘤、听神经瘤等)、脑血管病、颅脑先天性疾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积水、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椎管内肿瘤等脑神经外科疾病。(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