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黑龙江宝清:把群众“身后事”办成“省心事”“暖心事”
2024年12月04日 10:22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4日电(马淑芬)“以前在殡仪馆办一起丧事最少得花1万开外,现在1000左右就够了,费用减少了,服务却比之前更好了,让治丧家属在承受失去亲人痛苦时得到了暖心的慰藉。”双鸭山市宝清县居民蒋女士说。

  近年来,宝清县强化殡葬服务民生保障功能,全面打造“惠民殡、生态葬、文明祭”新标地,有效解决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从殡仪馆回归公益属性,到殡葬基础设施布局、服务体系的全方位优化提升;从惠民政策“大礼包”的扎实落地,到文明殡葬、绿色祭奠的深入人心,每一步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的“身后事”办成了“省心事”、“暖心事”。

  回归公益 解决百姓“闹心事”

  “以前的殡仪馆大厅狭小灰暗,烟雾缭绕,环境脏乱差,服务人员态度蛮横,让人感觉阴森压抑。现在殡仪馆里里外外干净整洁,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收费也明明白白,还有饮用水和休息座椅,让人感觉心里很温暖。”刚刚为父亲办完丧事的宝清县居民王林赞不绝口地说。

  2006年起,宝清县殡仪馆由企业承包经营。经过多年运营,设施老化、功能落后等问题突显,特别是因为管理不善,部分司仪以不正当手段垄断殡葬服务、殡葬用品采购,破坏了正常经营秩序,哄抬物价等问题尤为突出,成为了百姓“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

  2019年,宝清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专班,启动经营权赎买收回工作。2020年,宝清县政府投入地方专项债券资金7040万,高标准、高质量新建殡仪馆。2021年,宝清县殡仪馆正式由宝清县民政局接管,实现公益属性回归;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新建殡仪馆也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宝清县新建殡仪馆总建筑面积 9587㎡,占地 44400㎡,建有业务综合楼、6660个纯铝合金骨灰寄存架、18间遗体停放间、2200平方米祭奠悼念广场,有遗体接运车9辆、全国最先进的火化炉3台,殡葬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均居全省一流,群众治丧环境焕然一新,实现了跨跃式改善。

  “殡仪馆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生态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在殡葬大厅安装了绿色环保控烟房;供热采用的是半导体导热的电锅炉自己供暖,较比燃煤既节本增效又绿色环保,保障了供暖需求。”宝清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潘志明说。

  政府“兜底” 治丧费用“更惠民”

  “我哥哥是低保户,无儿无女,本以为得花一笔不小的费用,没想到殡仪馆不但不收钱,服务还特别好。”在宝清县殡仪馆给哥哥办完丧事,方纯国终于放下心来。

  “方纯国的哥哥家住七星泡镇永发村,是民政特困户救助对象,符合宝清县‘零元办丧事’殡葬惠民政策,殡仪馆全部免除了殡葬费用,并提供了免费的骨灰盒。”潘志明说。

  在宝清县殡仪馆的墙上,殡葬惠民政策、殡葬服务承诺书、服务流程示意图、惠民服务项目、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标准价格,以及骨灰盒、挽幛、挽联等殡葬用品的进价、加价率、销售价等全部公开公示,确保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近年来,宝清县全面落实并拓展惠民殡葬政策,每年由县政府投入资金350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实行 “零元办丧事” 兜底,从遗体接送到骨灰盒赠送一分钱不花,切实兜牢了惠民殡葬的保障底线;全面免除了花圈服务、电子字幕、遗体告别服务等13项殡葬延伸项目服务费用;大幅下调殡葬用品价格,22种小商品类、40多种骨灰盒加价率均不超过30%,有效地稳定制衡了殡葬用品市场价格,切实推动殡葬“公益化、普惠化、日常化”落实见效。

  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组合拳”的迅速出台,宝清县丧事办理成本由回归公益之前的每宗平均上万元缩减到1000元左右,降幅逾90%,让殡葬改革的红利惠及普通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杜绝了“因丧致贫”“因丧返贫”“死不起”等现象的发生。

  以人为本 殡葬服务“更温情”

  “现在的殡仪馆老百姓去办事都是‘一站式服务’,非常规范,办事流程快,费用非常低,环境干净整洁,服务贴心到位,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方纯国满意地说。

  从彬彬有礼上门接运、鞠躬致敬、轻抬轻放遗体,到灵车控制在40脉左右均速行使,从“一次性告知单”到专人全程引导,从不收群众一支烟到免费赠送花圈……宝清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待逝者满怀敬畏之心,温情服务润物细无声地给逝者家属以心灵慰藉,让每一次告别都成为充满敬意与人文关怀的庄严仪式。

  今年清明前夕,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山顶的骨灰寄存处祭奠故去的亲人,宝清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特地购置了两台电瓶车,免费接送老人。

  近年来,宝清县不断优化殡葬服务流程,推出 “一单到底、全程引导” 服务模式,既帮助逝者家属了解流程、缓解情绪,也宣传惠民殡葬政策,让他们享受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温度的服务。在服务大厅,免费提供饮水、WiFi、急救药品箱等便民物品;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殡仪馆职工手册》,细化各个岗位的服务标准,融入温情与专业;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引导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便民服务,努力满足个性化治丧需求。

  3年来,宝清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全方位提升,给逝者尊严,让生者慰藉,得到治丧群众的广泛好评,服务实现“零投诉”,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0多面。

  移风易俗 文明殡葬“更清明”

  “以前村民办红白事讲究排场,大办流水席。几年前,我们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对村民大操大办行为严格约束,规定文明祭祀不烧纸、不放鞭炮。现在,村里孝敬老人的多了,老人去世比阔气、人情攀比的少了,树立了文明殡葬新风。”宝清县龙泉村村支书吴继民说。

  近年来,宝清县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重要内容,将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写入《村规民约》;多渠道全面宣传殡葬改革政策,积极推动文明节俭殡葬理念深入人心;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革除了供菜、放鞭炮、抛洒纸钱、领魂鸡、岁头纸以及守灵三天等陃习,全面推行 “守灵不守柩,坐夜不通宵” ;鼓励群众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绿色环保方式缅怀逝者,有效减少了烧纸造成的环境污染……厚养薄葬、文明礼葬、低碳祭扫等理念渐成主流,一股殡葬新风正轻抚宝清大地。

  “以往要守灵三天,这期间许多群众聚众打麻将、打牌赌博,屋里屋外烧纸、吸烟乌烟瘴气。现在是一盏清水、一束鲜花、两个果盘、三杯薄酒,文明节俭办丧事。”宝清县副县长马俊峰说。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宝清县都要在祭奠悼念广场举行公祭活动;设立便民服务站,设立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和免费服务项目;倡导文明、绿色殡葬,开展鲜花换纸钱等活动,为前来祭扫的家属免费提供鲜花……如今,与时俱进的文明低碳祭扫新方式让清明祭扫更加“清明”。

  下一步,宝清县将成立殡葬事务服务“礼宾部”,由政府购买服务,为治丧群众提供免费的、全过程的专业殡葬礼仪服务,进一步减轻丧者家属的负担,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丧葬权益;还将启动“凤台山纪念文苑”公益性公墓项目,整治“散埋乱葬”问题,通过打造“节地、惠民、环保、文明”的殡葬服务新格局,不断推动殡葬改革向更加文明、生态、惠民的方向迈进。(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