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绿业龙江
首页绿业龙江
黑龙江省绿色有机体系召开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秋收现场观摩会启动
2024年10月27日 11:2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7日电(董擎辉)为了展示玉米秸秆还田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引导农民自觉采用秸秆还田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动黑龙江省秸秆还田利用与单产提升。近日,由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举办的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单产提升秋收现场观摩会在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烟屯举行。观摩会以现场观摩讲解的形式,使广大种植大户学习了解秸秆覆盖还田、水肥一体化等保护性耕作与作物单产提升技术,以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增效。

  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示范田,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省绿色有机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岗位专家钱春荣研究员介绍,该技术是将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播种时采取条带耕作,苗带祼露提高了地温和播种质量,保障苗齐苗壮;减少了清理秸秆、机械耕整地等作业环节,节省作业农机成本35元/亩,出苗整齐度提升5%~10%,节本增效69元/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与裸地相比,土壤含水量提高5~10个百分点,保墒效果显著;此外,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下的输沙量可以减少90.3%~99.4%,能有效遏制风蚀;秸秆覆盖田间径流形成时间晚、水蚀损失量少,增强了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省绿色有机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岗位专家徐洪岩副研究员介绍,针对杜尔伯特风沙干旱的自然条件,指导农民开展玉米水肥一体化密植栽培技术,玉米保苗株数增加到5000株/亩,按照玉米需肥规律通过滴灌以水带肥,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生长,产量大幅度提升。

  观摩会现场,专家组对该技术模式进行了测产,示范区田间测产平均亩产844.43公斤(14%标准含水量),较当地常规种植平均亩产547.36公斤增产61.58 %,该技术模式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是适合于杜尔伯特等风沙干旱区玉米单产提升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推广前景广阔。

  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是保障粮食增产、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就是要围绕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将科技链和产业链高度融合,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