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2日电(陈晨)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高家村,姚洪田的家庭农场里水稻已经成熟,金黄色的水稻铺满了田野,一株株成熟的稻谷颗粒饱满,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滚成一层又一层的金色稻浪,一阵阵稻香扑鼻而来。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台收割机忙碌地穿梭在稻田里,切割、脱粒、粉碎稻秆、装车,一气呵成,迅速完成了一茬茬稻田的收割,经过处理的稻谷从机械仓中顺着管道倾泻而出,由农用运输车一趟一趟地运往粮仓。这样的场景,姚洪田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今年种了330亩水稻,就现在来看,产量大约在220吨,预计收入20万左右,看着我这一车车的粮食,别提现在有多高兴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姚洪田一脸喜悦地对记者说道。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替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面,收割机成为秋收田间作业的“主力军”。采用机械化耕地和收割,不仅大幅度提升了收割效益,还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
为做到颗粒归仓,从10月7日开始,姚洪田就组织多台收割机同时下地收割水稻,仅仅用了3天时间,便把所有的水稻都收割完毕。

多年的种地经验让姚洪田摸出了“门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姚洪田的家庭农场被评选为“省级家庭农场”。今年,喜讯再传来,家庭农场被选为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便于机械化作业,还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今年,我种的大米品质极其好。”姚洪田说道。
为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农户们的种植水平,长安镇采取技术培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使用技术传授给每一个农户。

今年,长安镇高家村水稻种植面积约4500亩,预计总产量能达到2000多吨。目前,全村正组织人员全力投入到水稻收割工作中,预计10月中旬全面收割完成。
采访快结束时,姚洪田今年的水稻收割工作也圆满结束。对他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让我对来年充满希望,我打算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人能吃到我种的优质大米。”姚洪田一脸自信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