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5日电(刘璐)加强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理想之舵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伊春市友好区坚持夯实信仰根基、创新载体举措、强化实践课堂“三个聚焦”,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根本,夯实信仰根基。坚持将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党员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方面,把准“教什么”的问题。聚焦原文抓教育。聚焦党章党规等必学内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研讨抓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教育、党纪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课、必修课,全区基层党组织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研讨计划,做到经常学、反复学。聚焦制度抓教育。严格要求190个基层党组织认真制定“三会一课”计划,定期对“三会一课”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三会一课”开展不到位的基层党组织要求限期整改,切实增强“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
聚焦需求,创新载体举措。积极搭建“云端课堂”,将党员教育与融媒体运行平台深度融合,依托微信工作群、钉钉工作群、“友好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分享党务知识、形势政策等实用性强的党务知识,让全体党员在“云端”就能学习。搭建起开放兼容的云端平台,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充电”,让党员干部不漏学不掉队,目前,已发布党建知识130余条。充分发挥市廉政教育基地、溪水党员干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抗联遗址“老钱柜”等域内红色资源作用,打造“绿色生态+红色教育+旅游研学”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实现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聚焦融合,强化实践课堂。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党员学习教育搬到田间地头、社区、企业等场所,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重点工作,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矛盾调处、困难帮扶、文明创建等实践性活动,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开展志愿服务轰活动320余次。积极打造“田间课堂”,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培育、种养殖技术等内容,积极邀请“土专家”“田秀才”以及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宣讲,培训更多党员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切实让广大党员群众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学习技术,增强实践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