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4日电(吴双 陈刚)近日,2024年中国工程院“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院士行”活动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开展,9位院士专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佳木斯粮食产能提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帮助。

漫步于绿意盎然、豆香四溢的田间,院士专家们首先踏入位于佳木斯市敖其镇兴隆村的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增粮示范田,亲眼见证了通过选用优质抗逆品种、科学施肥、智能管理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大豆植株挺拔茁壮,豆荚饱满欲坠,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粒饱满的大豆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单产提升,质量并进”,院士们纷纷对示范田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增粮示范田创建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将栽培技术的可标准化、可持续化、可复制化、可集成配套化写在大地上,将带动大豆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院士一行移步至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这里是水稻科技创新的摇篮,所研发的糯稻品种龙粳57最大年种植面积267万亩,创我国糯稻品种种植历史纪录。在这里,专家们不仅见证了水稻品种选育的最新成果,还就如何提高水稻抗逆性、增加单产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重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们被现代农业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所震撼。他们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田间管理和技术学习中。院士们纷纷表示,现代农业装备拥有无限魅力,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农业生产插上翅膀,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最后,院士们走进了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这里的稻田如诗如画,民族风情浓郁。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还就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此次“院士行”活动不仅为佳木斯市的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也将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佳木斯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院士团队的交流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继续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佳木斯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