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文化旅游
首页文化旅游
守正 赓续 传承 焕新 哈尔滨市博物馆实现“连级跳”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4年08月27日 07:4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7日电 (马刚)守正、赓续、传承、焕新一直是哈尔滨市博物馆人的使命与担当,这份坚持与努力在8月23日上午得到了具象。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哈尔滨市博物馆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从未定级到国家二级博物馆,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哈尔滨市博物馆多年来努力与贡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守正创新 在方寸间“秀”城市光阴故事

  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一直以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哈尔滨市博物馆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通过对老市委办公楼的改造,组建了新的市级博物馆群这样一个珍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展现城市文明成果的文化传播平台,在博物馆事业上创新了体制,整合了优势资源,实现了文化资源和空间资源的活化利用。

  哈尔滨市博物馆2020年10月1日建成开馆,位于道里区柳街13号,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4.2万平方米,藏品总数101040件/套。采用省级馆共建、市级馆自建、民营馆助建的办馆理念,是由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哈尔滨文物馆、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等15个固定院内展馆和中东铁路印象馆、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等7个院外展馆组成的大型博物馆集群,展出1个基本陈列和23个专题展览。

  当时受疫情影响,哈尔滨市博物馆在开启 “云展览” 模式的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抓紧时间对馆藏文物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地整理和研究,努力挖掘文物背后更多的故事和价值。博物馆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制定新的展览计划,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观众体验,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设施和管理机制。为疫情后重新开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冰城历史文化声音做好充足准备。

  2023年冬,哈尔滨文化旅游爆火出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哈尔滨市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游客们在欣赏哈尔滨的自然风光之余,纷纷走进博物馆,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面对这泼天的“流量”,哈博人用更贴心、更暖心、更舒心的服务,更多元、更丰富、更立体的参观体验,征服了游客们的心的同时,也在为哈尔滨从一季繁荣到四季绽放的文旅融合多元路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据统计,2023年度市博物馆共接待游客75万人次,冰雪季接待游客25万人次,2024年已累计接待游客69万人次,其中暑期游客达到24万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赓续传承 为历史“打光人”的默默坚守

  实现“连级跳”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在“海量”游客抵达中得到交口称赞,是哈尔滨这座城市逆转向上的力量鼓舞,也是博物馆人赓续传承厚积成器、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

  哈尔滨市博物馆围绕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积极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拓宽展览策划的视野和思路,举办了涵盖不同主题的高质量展览。极力引进如《虎瑩:新时代新命运》《建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韩美林艺术展》等优质展览,推出《丁香消息——中央大街历史风情展》《“群星闪耀时”哈尔滨早期音与世界文化名人手迹展》《“冰雪的礼物”——中国哈尔滨“亚冬·科学·文明”主题展》等原创展览。其中,《韩美林艺术展》在55天展期中,吸引15万游客前来打卡;《丁香消息——中央大街历史风情展》已展出90天,参观人数超33万人次。

  哈尔滨市博物馆作为“黑龙江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黑龙江省科普基地”及各类中小学专项实践基地,哈尔滨市博物馆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主题活动。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等40余所学校和单位共建研学教育基地。哈尔滨市博物馆在打造历史、艺术、非遗、红色和冰雪等五大研学品牌的基础上,依托哈尔滨市博物馆群中黑龙江省文学馆的馆藏优势,全新推出文学研学。文学研学活动加强了红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文人理想与国家存亡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引导着当代青年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焕新表达 让博物馆的城市故事更具张力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哈尔滨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表达方式。一方面,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展览体验。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将哈尔滨的历史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哈尔滨首个文博数字云导图,让地图导航、语音讲解一键实现。“嗨游哈博”讲解服务,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视频了解各展馆的信息。让人们穿越时空,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另一方面,博物馆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举办各种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鼓励观众分享自己与博物馆、与哈尔滨的故事,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此外,博物馆还与艺术家、设计师等合作,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将博物馆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成为传播哈尔滨城市故事的新载体。通过这些焕新表达,哈尔滨市博物馆让城市故事更加鲜活、生动、更有张力,充满了吸引力。

  此次哈尔滨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对其多年来努力的高度肯定,然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更高的要求也随之而来。一方面,要继续提升硬件设施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参观环境。从展厅的布局到展陈设备的更新,都需要精心规划和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软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博物馆事业;深化学术研究,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展览形式,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展览。持续不断地向国家一级博物馆努力。

  哈尔滨市博物馆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乘势而上,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依托于哈尔滨历史文脉,借助于更新颖的展示形式,让更精美的文物、更丰富的内容、更新颖的形式、更沉浸的体验,打开个体感悟和城市叙事的紧密连接,活化了历史场景,延伸了历史轴线,使公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领略冰城文脉。让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