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贫困患者突发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命悬一线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技术“解困” 成功挽救
2024年07月24日 18:1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4日电(李晓晖)近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成功利用“球囊扩张成型术”达到了血管再通,血运重建救治一名突发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贫困患者,不仅挽救了他的生命,更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突发急症 精准诊断抢在“时间窗”内救人

  哈尔滨市63岁的王先生(化名)在一天下午突然感觉不会说话,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等症状,小便也失禁了,家人心急如焚,把王先生送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郑岩医师经过患者头CT排除出血,考虑为急性脑梗死,通过专家评判考虑在溶栓时间窗内,时间就是大脑,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立即给予患者阿替普酶溶栓。随后王先生被推入导管室实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情况危急,需要系统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医者担当 技术“解困”打通阻塞血管

  然而,对于王先生这样一个贫困家庭而言,一下子拿出一笔不小的治疗费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家属焦急万分,不知道如何抉择。无奈之下几度想要放弃治疗,面对此情此景,神经外科二病房屈洋主任凭着专业经验,积极担当、缜密分析病情,反复与家属沟通,帮助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同时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最终决定采取“球囊扩张成型术”,实现血流重建的目的,在短时间内挽救了患者缺血濒临坏死的脑组织。

  手术成功 患者恢复为整个家庭带来曙光

  神经外二科屈洋主任团队为患者开展精湛手术并取得成功,患者由来时右侧肢完全体瘫、失语、昏迷,到一周后言语基本正常,可自行下地活动,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没有出现残疾和活动障碍,不但患者生命转危为安,而且为其家庭节省了大部分的治疗费用,为整个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术后刚刚脱下铅服汗流浃背的屈洋主任表示:“只要病人抢救过来了,压力再大也是值得的,人活着一家人才有盼头!”

  屈洋主任介绍:脑梗死是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相应脑功能缺损症状的综合征,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如不能及时开通血管,可能出现瘫痪,或有生命危险,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而随着影像学、导管技术、材料学等科学的迅速发展,脑血管再通术(利用神经介入器材,使狭窄、闭塞的脑动脉血管恢复再通的一门技术),涵盖支架植入、支架取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球囊成形、动脉接触性溶栓等,目前已经成为脑血管病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自2013年以来,已经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脑梗死的机械性取栓血管再通技术,近年来血管再通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微创神经内外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二病房常规开展超早期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及急诊取栓、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脑血管慢性闭塞再通等治疗。同时,病区内设置封闭化管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有效提升了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在此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瘫痪或言语不清、头晕等症状,要尽快到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规范救治。 (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