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2日电(闫瀛锟 王东旭)生态游、深度游,在这个夏天成为了同江避暑旅游的主旋律。同江市打造的特色旅游产业链条,不仅满足了游客“既要也要还要”的旅游需求,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游”出了人与自然的双赢。

记者闫瀛锟说:“大家看到我身旁这只憨态可掬的小鹿了吗?你敢相信它刚出生只有19天吗?还没有到断奶的阶段,那我们也来喂喂它吧,真的很乖、很可爱。在我身旁也有很多外地游客来这里寻找林中的精灵,体验亲近小鹿的乐趣。”

走进同江胜利鹿场,软萌可爱的小鹿正自在悠闲地在院子里踱步,怯生生地远远观望着到来的游客。当游客举起树叶、奶瓶叫着小鹿名字的时候,林中的小精灵们仿佛感知到了善意,便一步一步朝着游客走来。来自河北的游客赵宝利这次来同江不仅打卡了标志性的旅游景区,也寻找到了亲近小鹿的小众游玩点。投喂了好一会,也舍不得离开。
河北游客赵宝利说:“头一次来东北,还能见到真正的梅花鹿,还能亲自喂养它,感觉太好了,简直是我一生当中太难得的一次体验了,真正地感觉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

在这里,充满鹿元素的赫哲族鱼皮手工艺品以及鹿茸片、鹿茸酒、鹿血酒等产品也获得游客的青睐和喜爱。
辽宁游客张荣斌说:“我看到用鹿骨做的工艺品,可以带回去摆在办公桌、茶台上,肯定特别好看。我还买了一幅画,用非遗技艺制作鹿形态的鱼皮画。同江的赫哲文化是很有名的,这在我们那边都是没有的,而且这还给包邮,我就买了。”
当前,同江胜利鹿场有80余头鹿,采用圈养和放养两种方式,以“产业+旅游”的模式运营。为了迎合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鹿场的负责人也在逐步探索更多适宜同江的田园综合旅游项目,打造研学、旅游基地。
同江胜利鹿场负责人郑文明说:“我现在人工放养的小鹿有6只,客人能摸也能喂养。圈养的鹿胆小,跟人也不太亲,所以用来发展其他鹿产业。每到夏天来的人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过来。前一阵江苏的来了40多人,他们能喂喂树叶、苞米,给新下的小鹿喂喂奶,再互动一下,他们感觉挺好。日后,我想创造一个小动物乐园,想养一些羊驼、矮马、鸵鸟,让小朋友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候,可以来参观,与小动物零距离接触,也让我的旅游产品能够更丰富一些。”
同江市立足良好的生态、产业、文化优势,坚持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旅游产业新模式,创新开发生态旅游景点,持续推动旅游产业资源向产品转化,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多样的文旅融合业态,激发旅游发展潜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