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日电(孙 爽)同江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佳木斯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推进“五维一体”人才提质增效工程,立足口岸经济发展关键时期,以聚焦“三个重点”引才为抓手,以坚持“三个举措”育才为导向,以搭建“三个平台”用才为突破,聚合俄语人才资源,为加快建设“开放的同江、国际的同江”打造俄语人才“雁阵”。
三项聚焦,靶向精准“引人才”。聚焦人才回流抓引进,梳理同江籍俄语学生流出情况,将35名俄语专业大学生纳入信息库管理,依托市第一中学校友会与26名同江籍俄语专业大学生建立常态联络机制,跟踪回流意向,强化回乡粘性。聚焦队伍建设抓引进,开展俄语人才大调研,掌握现有人才梯队情况,全面分析89名专业俄语人才和485名非专业俄语人才学历、年龄、行业结构情况,明确俄语人才稀缺领域、岗位缺口,将俄语、商务俄语、俄语翻译、俄语笔译4个专业类别列入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聚焦岗位缺口抓引进,全口径收集各单位俄语人才需求情况,研究部署年度人才引进计划,科学设置招录岗位,通过常态引进、云端推广、校园宣传等方式,累计招录俄语专业人才27名,进一步加大俄语人才供给,夯实俄语人才队伍储备。
俄语教师、学生赴俄罗斯阿莱赫姆国立大学参加研学活动
三项坚持,内外合力“育人才”。坚持专项练兵重点“育”,大力推进“攻专塑能”行动,开办专业化俄语人才培训班,依托“先锋大讲堂”,邀请省级外事领域专家领导现场授课,累计培训各类俄语人才600余人次,有效提升俄语人才专业能力、外事素养。坚持市校共建多元“育”,率先与俄罗斯阿莱赫姆国立大学签订派驻留学生、互派外籍教师、定期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年初以来选派1名俄语教师、8名俄语学生赴比罗比詹市参加国际语言交流活动,对接20余名俄罗斯学生来我市参加“同聚三江、缘系中俄”跨境研学之旅,为人才搭建引进来学习、走出去赋能的国际教学平台。坚持实战锻造灵活“育”,组织17批、77名干部赴俄罗斯参加“秋鱼节”、国际自行车骑游、中俄区域间文艺演出等往来交流活动,建立口岸志愿服务队,通过日常交流、协助翻译、城市推介等工作实践,培养一批熟悉同江文化、具备交流能力、受到外方认可的本土俄语人才。
首届中俄界江冰上足球友谊赛
三项打造,厚植沃土“留人才”。打造人才成长国际化平台,全面开通中俄双方互免签证业务,与8家俄方企业互签合作协议,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波格丹诺维奇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畅通俄语人才互联互学、互促互进的良性发展通道。打造涉外活动多元化平台,积极争取涉外活动参与机会,选派我市优秀俄语人才参与中俄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为人才提供提升口语能力、打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机会。打造对俄沟通常态化平台,深化拓展中俄交流活动,连续举办9届“中俄边境文化季”,涵盖中俄专场演出、文化活动等70余项,创新开展中俄区域民间文艺版权交流论坛,接续组织中俄界江冰上足球友谊赛、中俄国际雪地车挑战赛等体育赛事,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让更多俄语人才在各类交流活动中施展拳脚、展现自我、发挥作用,为全力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注入人才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