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9日电(傅宇 记者 刘锡菊)宜春版画,是在宜春的土壤里孕育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艺术。现当代的宜春版画,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火种,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烽火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60年代中期已经创建了宜春版画的雏形,70年代重组的队伍更加精悍,有了专业作者和工农作者结合的立体结构。改革开放后,宜春版画迎来了一个众家云集、蓬勃发展、佳作迭出的时代。新世纪以来,年轻一代版画作者崛起,成为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宜春版画伴随着中国版画的发展,完成了数次审美转换。在艺术的形式上,无论是单刀直入的黑白经典,还是抒情拙朴的田园牧歌;无论是细腻典雅的民族符号,还是走向内在的精神图景,美学特征因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而各不相同。宜春版画也在一次次的审美转换和观念更新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本次展览从“守正·创新”两个角度出发,以宜春版画发展历程中凝炼的艺术精品和新中国版画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地域美术现象。展览汇集了宜春美术馆近年来收藏的百余件宜春版画作品和大量文献,以两个部分、八个版块阐述地域美术的发展历程。宜春版画在20世纪中国版画史上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既是因为其对现实主义立场进行民族化、乡土化艺术实践的坚持,构筑了独特的艺术语境;也是因其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追求改变、屡开新境,发展为有突出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的艺术形式。宜春版画在20世纪所做的实践,无不印证了“守正”和“创新”这种与国家发展同步的艺术理念。与单一呈现地域美术的历史脉络不同,本次展览通过将宜春版画作品与中国版画文献史料的互文并置,将地域美术的发展与国家意识、国家情怀产生链接,置入整体语境中观看和讨论宜春版画,让观众在历史的长河中窥见作品背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同时与时俱进,追远历新,不断培育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该项目作为国家艺术基金 2024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巡展地的大力支持。项目通过巡展的方式,意在促进地域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多样性的构建,推动馆际资源共享,拓宽观众的艺术视野和审美经验,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更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纽带。此次巡展从江西宜春美术馆出发,选定黑龙江省美术馆作为巡展的第二站,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黑龙江素有“版画大省”之誉,北大荒版画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崛起,发展至今,在历史的进程中镌刻出深厚的时代印迹,影响深远。此次巡展会促使宜春版画与北大荒版画的相互交融、连接,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双方版画艺术的发展,更可以增强中国版画艺术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为建设文化强国助力,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