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点亮残疾儿童的未来,托举家庭的希望——记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校长于姗姗
2024年04月02日 11:5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日电(于金鑫)放弃了高薪、体面的省城工作,选择回到边陲小城的家乡帮助残疾儿童,坚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10年,这就是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校长于姗姗,她十年如一日,传递光和热。

  于姗姗,女,汉族,1991年7月生,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任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校长。2015年于姗姗放弃了高薪、体面的省城工作选择回到边陲小城的家乡挽救残疾儿童,坚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10年。曾先后获得密山市优秀政协委员、“鸡西好人”和鸡西市最美巾帼奋斗者等荣誉,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被确立为黑龙江省定点康复机构。

  于姗姗了解儿童康复,她知道,仅仅是救助残疾儿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重视问题,预防此类残疾的发生。2015年8月,她得知家乡没有康复机构后,毅然辞去了在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工作返回家乡,在80平方米的家里开启了残疾儿童的公益性救助之路。她积极宣传和普及孤独症知识,提高家长们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同时提高全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与接纳,还帮助家长学习了解并具备早期筛查的能力,对黄金期的残疾儿童进行最佳的抢救性康复救助。

  “被抓头发、被咬、被吐口水、换尿布、被扇巴掌”,和残疾儿童打交道,十年如一日,枯燥又艰辛。残疾儿童的日常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训练时想要教孩子学会一个物品,她需要教几十遍上百遍甚至无数遍;干预一个月孩子终于有对视;重复两个月,终于学会拍手;教了无数遍,终于喊出第一句“妈妈”。于姗姗每天面对的残疾孩子会随时不受控制地哭闹,在地上滚来滚去,对一切事物没有认知、不能与人沟通,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她总是一遍遍地去教,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残疾儿童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老师的含义,但她却为了这份职业贡献着所有的热情和青春。

  于姗姗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多次走访困难儿童、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米面油,掌握儿童家长思想动态,帮助家长树立康复信心。在家长心里,于老师就是他们康复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特殊家庭的前行之路。2016年,现有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办学所需,她顶住巨大的经济压力,租到了1700平方米的校舍,配备了感统教室、个训室、多功能大厅,设立了家长等待区,安装了视频监控录像,有了户外活动场地。同年,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被评为省级定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这意味着,所有前来康复的儿童都可以免费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每一个残疾儿童家庭来说这是莫大的幸福,对于姗姗来说,这是莫大的欣慰!

  十年如一日,传递光和热。十年来,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救助残疾儿童530余人,挽救了500多个家庭,给残疾儿童家长提供免费咨询560余次,线上线下科普人数达2万余人,救助的患儿中有85%可以回归到普幼和普小就读,15%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有效率达100%,为特殊儿童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填补了密山市残疾儿童救助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救助面已辐射到鸡西市的三县六区和牡丹江、双鸭山、七台河、佳木斯、大庆、绥化、尚志等10余个地市,极大提高了残疾儿童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