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深夜“钢花”璀璨
2024年03月13日 16:0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3日电(刘杨)3月12日凌晨1时,在齐齐哈尔站,站台上微弱的光亮下,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工务段齐齐哈尔线路车间线路工刘兆斌戴上了他标志性的黑色墨镜,启动发动机、拿起电焊枪,举起面罩,几秒钟的喘息后,弧光闪烁,焊花飞溅,美丽壮观。

  今年40岁的刘兆斌与普通的线路工不同,他的工作都带有“特”字,钢轨切割、气焊、电焊这些特殊工种都是他的工作。“我最喜欢电焊,每当坐在线路中心,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裁缝,用焊枪不断编织,让出现掉块的辙岔心焕然一新。”

  道岔是铁路线路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辙岔心又是道岔的咽喉,对于辙岔心的焊补工作需要极强的耐心和细心,否则焊补不良很容易再次出现掉块,影响列车运行。为了保证焊补质量,90分钟的“天窗”作业,刘兆斌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蹲在那容易晃动,他担心自己坚持不住会倒在焊接部位上,就自己找了块泡沫坐在线路中心,“这个泡沫块也就不到20厘米高,没比蹲着舒服多少,现在室外-5℃,腿坐麻了不说,脚已经冻得有些没有知觉了,现在就脸蛋子热乎。”刘兆斌放下焊枪喘了口气说道。

  刘兆斌在谈话间,总是喜欢用力眨眼睛,他说是因为自己有干眼症,焊补工作只能在天窗内进行,且大部分都在深夜,电焊时焊点中心温度可达到3000℃以上,一片漆黑下,发出的电弧比相机的闪光灯还亮,“工友都叫我墨镜哥,因为我常年带着墨镜,只是时间久了眼睛还是会干涩。”在刘兆斌的手上和脸上还有很多细小的疤痕,这都是电焊时飞溅的火花烫的,不过他并不介意,还很高兴。“别看我脸上坑坑洼洼的,我可是车间的宝贝。”刘兆斌介绍说,因为技术要求很高,工作条件艰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学电焊了。

  时间到了凌晨2时,辙岔心的焊补工作接近尾声,刘兆斌放下焊枪,拿起一旁的打磨机开始打磨刚刚焊补的位置,“我现在要将焊补的位置打磨光滑、平顺,每个工序都非常重要,不能有一丝马虎和疏漏。”话音刚落,耀眼的火花就在刘兆斌面前散开,在剩下的30分钟“天窗”时间里,他要一直保持70度弯腰的姿势。

  每隔5分钟,刘兆斌就会停下来,用手细致抚摸打磨的位置,因为光线昏暗,只能靠手来感知平顺度,即使此时表面的温度很高,也要硬着头皮伸出手来。

  2时30分,打磨结束,刘兆斌收拾好工机具,和防护员一同返回工程车。途中,第一趟列车准时通过,听着车轮压过岔心发出清脆声响,刘兆斌说:“这声音就像是催眠曲,听到这声音就能踏踏实实得回家睡觉了。” (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