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七病房:睡觉“拳打脚踢” 当心“帕金森”
2023年12月26日 15:0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6日电(齐魏依)患者老李(化名)在三年前出现睡觉不老实的情况,经常做噩梦,在梦里大喊大叫,有时还会拳打脚踢,严重的时候还会从床上掉下来。一开始家人没重视,只以为是梦魇住了,但一直不见好,于是老李来到了哈医大四院,找到神经内科七病房刘彬主任。刘彬主任详细地询问病史后告诉老李,这种情况叫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是帕金森、路易体痴呆等神经变性病的先兆。同时提醒老李,如果出现动作变慢、手抖等情况要及时就诊。老李带着疑惑回了家,做个噩梦就“帕金森”了?

  近日,老李在家和老伴包饺子,老李负责擀皮,因为擀得慢,被老伴絮叨了好几遍,老李就一下子想起了刘彬主任当初的提醒——动作变慢时要及时就诊,于是他赶紧挂号再次来到了医院。经过刘彬主任仔细地询问病史和查体,老李已经出现了帕金森的症状,根据疾病诊断标准,已经可以诊断“帕金森综合征”了。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什么呢?

  正常睡眠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深睡、浅睡和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间伴随梦境及肢体活动为特征的睡眠病。简单点说就是患者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间做梦,梦的内容常常是恐怖、暴力、不愉快(例如被坏人追杀、和人吵架打架等),患者就在梦里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动作过猛时甚至会出现从床上跌落。

  研究表明,RBD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睡眠障碍,和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多种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着密切关联。RBD对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早期预警有重要意义。

  刘彬主任介绍道,帕金森病作为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病,其实在出现动作变慢、手抖等运动症状之前的很多年就出现了非运动症状。临床上把这段时期叫做临床前期,主要的表现是嗅觉减退、便秘、情绪低落、RBD等,由于症状不典型,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些情况,所以如果有出现上述情况要重视起来,必须及时就医,尽早阻断干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于2015年就开设了刘彬主任带队的帕金森病特色门诊,为帕金森病患者解决病痛、提供专业咨询、科普帕金森病知识、对病情长期随访指导诊治。

  【帕金森门诊出诊信息】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哈医大四院南岗院区门诊2楼

  出诊专家:刘彬主任医师;迟春玲副主任医师

  预约方式:“哈医大四院”微信公众号

  微信挂号流程:公众号左下角“点击挂号”→选择“南岗院区”→选择“神经内科” →选择“神内帕金森病门诊”。

  专家简介

  刘彬

  神经内科七病房主任

  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博士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专业擅长: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急性期的治疗、恢复期的康复及预防再发,对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周围神经病等常见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帕金森、痴呆等神经系统变性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

  参与了由牛津大学主持的国际大型脑血管病课题研究工作,在调脂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有较深的造诣,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近年来致力于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在省内率先成立了帕金森及运动障碍门诊,作为中国帕金森联盟单位主要参与者,与国内外帕金森领域专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承担多项国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及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文章十余篇。参与了局部亚低温对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地位:

  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健科委神经变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东北分会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学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运动障碍性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高血压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于琨
刘璐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