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中新记者看龙江
首页中新记者看龙江
兴安岭上麦花香 田间地头话丰收
2023年09月24日 07:2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4日电(王莹)“春播一颗种,秋收万担粮”,金秋九月,兴安黑土地上泛起金黄,如画美景中,大兴安岭地区秋季农业丰收的大幕徐徐拉开。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大食物观理念,坚持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书写了“三农”工作新篇章。

  保护优先 坚持发展生态农业

  要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应当发展生态产业,生态农业在21世纪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大兴安岭地区依托全境无污染的优良生态优势,以保护为前提,深耕黑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全面建立“4+2”六级田长制体系,设置各级田长20607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1.49万亩(大豆247.51万亩),耕地深松面积达到226.57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达到10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全区秸秆还田率达到96.8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82%,全省各地市排名第一。

  龙头带动 提升实力开拓市场

  实现精准发展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农业产业兴旺,是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大兴安岭地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村组良好基础条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链条。

  2022年培育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6家。省、地级龙头企业分别增加到了13家、30家。省、地示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9家,省、地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到40家。新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园1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发展到363个,带动1008人就业增收。

  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20.5亿元,增速4.3%,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六。2023年出台了能繁母猪、肉牛改良、引种、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贷款贴息等六项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截至目前,生猪出栏3.43万头、肉牛出栏0.33万头,渔业产量1433吨、实现产值4197.5万元。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统筹推进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干净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房屋、舒适雅致的农家院落……走进大兴安岭地区的村村落落,一幅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大兴安岭地区制定下发了《2023年全区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1个示范县、10个示范村、100户示范庭院创建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村6个。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排查新增户厕问题111个,完成整改77个,整改完成率69.4%。

  聚力攻坚,大兴安岭地区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时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成果,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今年完成2022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呼玛县试点项目核查验收托管面积16.46万亩,发放补贴资金594.33万元。今年全区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19.21万亩,服务组织发展到35家。全区2665名脱贫人口“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于琨
刘璐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