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26日电(交宣)近日,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组织实施、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主持起草的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DB23/T 3409—2023)获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将于今年4月19日起正式实施。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升级现代化行业管理信息网络,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紧密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黑龙江省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依托吉黑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工地,打造品质工程。在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联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吉黑高速山河(吉黑省界)至哈尔滨(永源镇)段工程建设项目办、黑龙江龙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DB23/T 3409—2023),建立公路智慧工地数字化管控平台。
该地方标准采用BIM技术、数字化技术及数智一体化管控等内容搭建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将智慧工地划分为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项目全局优化,为项目施工安全、质量推进提供科技支持,实现质量、安全、环境、工程进度、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政府监管等功能,提高工程项目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指南》(DB23/T 3409—2023)的批准实施,将为黑龙江省进一步推动高速公路施工建造产业升级、培育高速公路智慧监理新业态提供依据,为全面加快数字化工地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指南。
同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组织实施、由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主持起草的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实施细则》(DB23/T 3407—2023),获得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于4月19日起实施。该地方标准围绕黑龙江省地理气候特点,以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涵盖了智慧工地基础设施、智慧工地业务功能模块、系统集成与数据接口、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等核心内容,实现建设工程现场可视、数据可查、进度可知、质量可控、安全可防、预警可报、全程可溯,实现工程信息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处理和协同工作,对于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人力、物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标准的实施,将填补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标准的空白,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在公路建设领域的应用,为黑龙江省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参数支持和经验借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