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地市播报
首页地市播报
鹤岗市工农区:倾力打造和谐美丽的宜居宜业新工农
2021年12月21日 12:0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1日电(徐海恬 陆遥)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坚定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实现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21日上午举行的鹤岗市工农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明珠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段精彩开篇语。

  过去的五年,经受住了世纪大考,在稳运行中经济实现健康发展

  千方百计稳增长,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2亿元,年均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3亿元,年均增长1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8.5亿元,年均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万元增长到3.4万元。产业项目强劲有力,比优特商贸、米家乐食品、三精制药等为代表的非煤企业快速发展,科蓝洗煤、鹏升洗煤等煤炭企业的支撑贡献有增不减,本土老字号“鹤岗白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推进重点产业项目37个,完成投资超30亿元,坤升洗煤、蜂蝶来烘焙产品研发制造中心等28个产业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企业实现了“准翻番”。招商引资喜结硕果,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67次,有效对接陕西国力集团医养康项目、成都中科院有机硅碳负极材料基地项目等线索178条,成功招引全季酒店、鹤城米业等24个项目落地,实现到位资金23.5亿元。传统商业优化升级,时代广场生活商圈、万象城娱乐商圈、大世界传统商圈错位发展,步行街完成改造再显新生机,不断丰富了消费市场。围绕“节日经济”“假日经济”“展会经济”,组织了“政府消费券”“龙江带货官”直播、名优产品促销会、“鹤岗小串大比拼”等各类特色系列活动40余场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级。

  过去的五年,众志成城携手前行,在风雨中筑牢疫情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先后投入抗击疫情资金700余万元,全力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物资供应。疫情突发期间,坚持以“大数据+网格化”为抓手,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小区封闭式管理、关停九小场所等严格措施,严管重点人员和重点场所,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经过不懈努力,我区确诊的4例患者100%实现救治,一线人员“零感染”,2020年荣获省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完善三级包保体系,建立防疫监控中心,坚持“三天一排查+日常流动巡查”严防机制,开展应急演练35次,投入80余万元不断加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有效提升了整体防控能力。

  过去的五年,厚植靓丽生态底色,在提品质中建设了美丽家园

  持之以恒补短板、提品质,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城区环境更加宜居。创森工程成绩斐然,累计投入300余万元,栽植苗木16万余株,绿化空地14万平方米,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创森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城区绿化率。投入1300余万元,新建广场7个、主题公园1个,对42个小区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对15个“微花园”提档升级,初步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丽构想。河道治理全面提升,积极推进河湖“四乱”整治,累计清运垃圾4.5万吨,整治河岸周边小开荒5000余平方米,清除河道违建和规模以下养殖户15处,连续三年全市河长制考核排名第一。投入89万元,撬动企业淘汰燃煤小锅炉,全区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得以改善。2020年被评为省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先进集体。城区治理深入推进,投入1600余万元,硬化民主路、博园路等50条巷路,保障了居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高质量完成铁路村二号楼、水产楼等98栋老旧楼房改造,深入开展“路畅街净”“窗明门净”等专项整治行动,清理临街破损牌匾和乱堆乱放杂物300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2万余张,实施了“四个共享”,持续整治违规私设停车桩、占道经营,新增停车位千余个,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过去的五年,心系百姓倾力而为,在办实事中筑牢人民幸福之基

  牢牢兜住民生底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创建“五型就业社区”8个,实现新增就业1.3万余人,连续五年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4%以内。收缴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近2400余万元,处理解决欠薪案件130起,为千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1200余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时关注困难人群及老年群体,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44余万元,建设省级社工服务站1个,先后为307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生活补贴57万元,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40余万元建成区属学校教科研基地,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先后送课8,000余节,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优质、均衡发展。投入30余万元,创建少年军校、国防少年班,建设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和教育街,开展专题报告会、开学第一课、走进军营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40余场次,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爱国的种子。2019年率先提供“延时服务”,为全市开展课后服务提供经验。2020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单位,育民小学被授予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医疗服务暖心贴心,向上争取资金56万元,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并成功申报国家级暖心家园项目,持续关心关爱特扶群体。整合辖区医疗资源,创建健康促进教育基地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8个,志愿医疗服务队55支,开展各类健康义诊讲座480余场次,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圆满完成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及国家级人口监测项目。2019年荣获省级计生保险工作先进单位。拥军优属氛围浓厚,打造了4个省级示范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省级红色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484万元,为1470名退役军人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653万元。大力支持基层武装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2020年被黑龙江省委授予省级双拥模范区。文体事业长足发展,累计向上争取资金220余万元,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建成文化站6个、文化活动室14个、健身路径和多功能运动场所等25处,举办体育赛事23场次,其中承接国家级比赛1次、省级比赛3次。累计投入49万元,持续推动文化惠民,举办群众文化展演300余场次,打造原创文艺精品200余个,其中舞台剧《党员好姐妹》《反腐谣》等,在CCTV中秋晚会录制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金奖”,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自拍自演的《绣红旗》在学习强国刊发,历时3个月的“百年鹤岗•印象工农”系列展演在居民中反响热烈。

  过去的五年,真抓实干守护家园,在保稳定中推进平安工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精准研判处置各类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950余次,安全生产培训35次,各类应急演练130余次,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完成了区应急指挥中心三级标准化建设。2019年度荣获省级抗洪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不断巩固社会稳定形势,妥善处理群众诉求,累计接待来访771件次,受理网上信访4472件,全部按期办结,连续三年未在敏感节点出现越级访和非访事件,2020年,荣获全省信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涉恶团伙5个,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不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等系列活动,坚持做到应援尽援,为弱势群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2万元。建立全市首家社区心理矫治教育基地,打造了全市首个法治文化主题小区,顺利通过“七五”普法验收。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姜明珠在报告中说,未来五年,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锚定区委全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打造“一地三区一中心”,即:打造鹤岗消费升级新高地,推动区域消费提质扩容;积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先进区、医药产业引领区、科技产业创新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集电商、文化、科技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示范中心,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宜居宜业新工农。力争到2026年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5万元。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眼于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坚持向“四个聚焦”要发展。

  聚焦整合力量向配齐市场要素要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发展站位,加强与省市职能部门、驻区中省直和各县区兄弟单位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与市经开区、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积极沟通,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积极配置土地、金融、电力等生产要素,栽下梧桐树引进金凤凰,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位势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到2026年底,全区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努力实现两县六区站前列,全省县区排名有位置。

  聚焦“一地三区一中心”向内引外联要发展。立足现有“一地三区一中心”产业基础,坚持走攀龙附凤招大招强招商路线,坚持走“专精特新”招商之路,招大不放小。把招商引资的突破口与气候优势、边境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相结合,立足自身产业和区位特点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和区域招商图谱,按图索骥招商引资。依托中心城区闲置楼宇、企业孵化基地,在锚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等轻资产业上下功夫,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能给的给,能持的持,放水养鱼。力争到2026年,累计招商引资不少于30个亿,区域人才、资金、项目洼地初步形成。

  聚焦项目提质向全产业链要发展。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发展、数字发展、智能发展,在保存量、促增量的基础上,谋求变量突破,全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激活产业引擎。立足现有的绿色食品、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基础,依托金山纸业、人和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深入全区重点企业调研,融合发展共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有雏形、五年有规模”要求,明晰路径,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延长产业链条,力争到2026年底,打造3条以上较为成熟的深加工产业链,为我区起势发展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聚焦优化产业结构向二三产融合要发展。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着力点放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坚定不移走商贸立区、工业强区、文旅兴区之路,推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旅经济与工商贸经济融合发展,互为倚势,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力争到2026年底二产占比增加5%,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周志博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